人氣 33

農產價格波動大?陳吉仲:氣候變遷衝擊農產供應及價格

#地方 #政策 #農委會 #陳吉仲 #農產品 #價格 #物價 #理財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9)日出席「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成果記者會」表示,因氣候變遷,全球氣溫上升,高溫天數增加、豪雨或乾旱機率大增,氣候條件改變,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產供應量,並進一步衝擊消費者最關心的農產品價格。
 
他進一步說,像近來青蔥價格飆漲,就是受今年8月暴雨影響的結果。若我國農業不能調適氣候變遷,未來台灣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就會像中國、日本等其他國家一樣波動非常大,因此投入「韌性農業」研發,有其迫切性與重要性。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記者葉冠妤/攝影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記者葉冠妤/攝影
 
他並表示,韌性農業研發經費是1.4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經費則是4億元,農委會預計爭取加倍預算,同時確保農產庫存、貿易與糧食安全等,全面推動。他也向科技部及行政院科技會報喊話,爭取韌性農業科技預算,「現在不做,2040年絕對來不及。」
 
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投入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研究。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表示,韌性農業是讓農作物在面對激烈氣候變化時能即時反應、生存下來,並維持產量跟品質,以水稻為例,現已建立篩選平台,模擬未來高溫情境,篩選出耐熱、耐旱、耐逆境的四個水稻品種,預計五年後逐步推廣給農,另還包括雜糧、蔬果,都會透過篩選出種源,再提供給育種人員研究。
 
林學詩指出,今年8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發表第六次評估報告(AR6)已明確提出,未來全球將面臨暖化與水資源循環變異的問題,對於農業生產環境勢必有明顯影響。農委會針對氣溫上升1.5℃、農業可用水資源減少10%、災變天候增加等設定三大核心情境,建立農、林、漁、畜調適策略,以強化農業生產韌性為主軸,導入跨機關合作與開發技術。
 
農委會表示,在上述三大假設情境下,應用目標包括重要農糧作物,如水稻、茶樹及敏感性果樹、蔬菜品項;林業則是針對防風林於強風危害下,開發監測技術提供調適管理資訊;水產部分則是優先建立養殖業面對強降雨之調適作為;畜產則以強化改善畜禽環境,以減少乳牛、肉牛及鵝之動物熱緊迫問題等,都已經導入科研量能,開發穩定生產的技術。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