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蔡孟妤、徐如宜/高雄報導
經濟部將高雄大林蒲開發為「循環經濟園區」,去年10月行政院核定589億元遷村預算,委託高雄市政府代辦遷村。市府27日在座談會公布遷村計畫草案,居民砲聲隆隆,稱遷村非其自願,「條件不滿意,就拒遷!」市長陳其邁允諾讓居民歡喜搬厝,住商地1坪換1坪,安置地規畫6區,尊重原有鄰里關係,可依土地成本價購得最小建築面積土地,鳳鳴里17鄰也納入遷村範圍。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支持市府意見。
陳其邁說,大林蒲遷村最重要是要保障人民的生活、財產及社會權,依據居民需要和建議,並取得共識後,才將計畫報行政院,讓居民能開心換新厝,也要求都發局妥善規畫安置處的公共設施。
高雄大林蒲遷村座談會上砲聲隆隆,居民努力爭取權益(圖)。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遷村案對大林蒲居民來說很要緊,座談會要廣泛交換意見。記者徐如宜/攝影
![高雄大林蒲遷村座談會上砲聲隆隆,居民努力爭取權益(圖)。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遷村案對大林蒲居民來說很要緊,座談會要廣泛交換意見。記者徐如宜/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Y1MTA2Nm5ld3M,/ed25f71386f32a56_1280x960.jpg)
市府提出遷村計畫書草案,都發局長楊欽富說,遷村安置區域位於鳳山與前鎮區紅毛港遷村剩餘土地,及台糖公司持有的住宅、商業區土地,「住換住、商換商,天經地義。」
楊欽富表示,私有住商區土地一坪換一坪,以土地歸戶作為抽籤配地單位。房屋方案可換購配售型安置住宅,現金方案可一次領取全部土地補償費用。至於非住商土地,就以最優估價再從優協議價購。
居民輪番發言,指大林蒲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墊腳石,遷村條件一定要合理;有人不滿已開過10多場說明會,遲遲沒看到計畫書,也有人不滿長年空汙,揚言要求國賠。里長們要求擬遷村草案計畫書應多與地方溝通,減少紛爭。也有居民憂心,蓋厝給補償,但要自己蓋,不是每人都有錢蓋,對未來感到不安。
陳其邁說,畸零地如果17坪,建屋要20坪,尚差的3坪,市府以土地取得成本價賣給民眾,如果土地市價30萬,市府取得成本是15萬,市府以成本價轉給民眾,「若沒錢,會請高雄銀行協助貸款」。對於沒厝、沒財產但在大林蒲生活的人,市府計畫蓋社會住宅安置,租金便宜,低收等弱勢者租金還能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