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農地恐遭惡意汙染
政府推廣綠能光電,光電業者看中成本相對較低的農地,尤其是不利耕作區、鹽害地等農地。農委會原先公告的不利耕作農地僅有1253公頃,迄今卻暴增近一倍,為2383公頃。
政府推廣綠能光電,農業界擔憂,光電業者對種電趨之若鶩,恐故意汙染農地。 資料照片/屏東縣政府提供
不利耕作區五大縣市(製表/彭宣雅 資料來源/農委會)
農業界擔憂,光電業者對農地種光電趨之若鶩,恐出現道德風險,故意汙染農地。此外,搶進所謂不利耕作區域農地,主要是依法可以「不必農作」,可直接在搭蓋立柱型太陽能板,比一般農地限制少、成本更低。
風險…若業者不玩了?
立委張麗善表示,她來自號稱農業大縣的雲林,但農林也是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區域。她坦言,最近不少人來請託媒合,但她仍有所保留,因為業者與農民一簽約就是20年,剛開始一年幾十萬元的收入好像優渥,但若幾年後,業者不玩了,農民恐怕不能隨意拆除光電設備,必須打行政訴訟才能拆,後續的困擾,農民可能都沒有思考清楚。
她表示,農耕一年每公頃平均收入才5萬元,但「種電」可達20萬元,甚至喊到50萬元;不利耕作的區域也還能做其他農業使用,如果全部拿來種電,「那誰要耕種?」
張麗善點出,政府推綠能,若是屋頂型,屬於既成建築物、就地取材,當然是可以完全同意。但現在全面推綠能,每個地方都不放過,包括水庫、埤塘、魚塭、滯洪池、農田,應該考量原來的功能,會不會因為種了太陽能板後,而受到影響,例如,遇到風災水災,堵住整個出水口,造成更大的災難。
她表示,政府不能光想大量推廣太陽能板,要求國營事業動起來,自來水公司、台糖等國營單位都要配合這政策,「兩年後台灣到處都是太陽能板,會變成什麼樣子?」
不利耕作農地 雲林占一半、屏東第2
針對全台不利耕作農地暴增一倍,農委會表示,當初是「由上而下」統計,很多縣市反映有沒有計算到的區域,這次改為「由下而上」、由地方政府向農委會呈報,經過審核後才公告不力耕作區為2383公頃。
農委會企劃處長蔡昇甫表示,整理後發現,地方政府呈報上來的不利耕作區2383公頃,其中雲林就占了一半以上,達1440公頃,其他依序是屏東494公頃、台南226公頃、嘉義140公頃、彰化83公頃。由於自然條件未來幾年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變化,短期內不利耕作區的場址,不太可能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