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葳倫、鄭朝陽/專題報導
在建築物裡種樹的「垂直綠化」漸成趨勢,綠屋頂暨立體綠化協會理事長李有田說,種樹是邁向「碳中和」城市、挑戰不升溫攝氏一點五度C的有效手段,但政府鼓勵推行,還有改善空間。
台灣到二○三○年的自主減碳量要比二○○五年減兩成,也就是目前排放量的一半(圖/記者林俊良攝影)
環保署去年宣布,台灣到二○三○年的自主減碳量要比二○○五年減兩成,也就是目前排放量的一半。李有田認為這是艱鉅任務,除從產業面下手,從新加坡等經驗發現,種樹是減碳利器,包含建築的屋頂、陽台等垂直綠化。
「種樹是碳中和的好方法,」李有田舉例,有「花園城市」美稱的新加坡,這些年體認到減碳的重要,從都更、改建力求碳中和,也就是蓋房子過程和日後使用的排碳,盡可能都自我抵銷,因此要求這類建案的綠覆率須達百分之百,亦即基地面積是一百坪,就需要綠化一百坪,包含基地、屋頂、露台、外牆,這也是最典型的政府介入,成功打造國家綠化形象。
日本中大型開發案都要經過都市設計審查,要求提高綠覆率。英國也修訂綠建築法令,朝碳中和邁進,德國柏林綠屋頂已達百分之六。
李有田說,到新加坡參觀,常讚歎建築物「鋪天蓋地」的綠化成果,當屋頂、地面、陽台這些水泥地、柏油路都鋪上綠意,就可解決熱島效應、少用冷氣。台灣六都不透水鋪面比率偏高,若讓透水或綠化面積達七成,「熱島效應就轉為綠島效應」。
他指出,一棵樹冠廿五平方公尺的喬木,終其一生可以固定兩千公斤二氧化碳,多種樹除能減碳,以當前每公斤至少一元的碳價計算,當碳交易健全時,也能創造可觀的碳匯。
反觀台灣,李有田認為低碳建築、碳中和觀念尚在萌芽期,例如台南市政府規定樓地板面積五千平方公尺以上的公共建築,必須取得鑽石級以上的綠建築標章認證;因應減碳需求,應把門檻降低至三千平方公尺。
「政策應該引導,給予合理誘因。」威京集團主席特助沈輝庭以興建中的「陶朱隱園」為例,業者率先打造陽台森林,除了用掉法規容許百分之五到十不計容積的陽台空間,還「自掏腰包」加大陽台的種樹空間,這些成本全由業者吸收。
他認為,打造更多垂直森林的建築,政府可以考慮釋出多一點綠化獎勵誘因,例如放寬可種樹的陽台深度和免計容積比率,由於陽台不登記產權,沒有圖利業者的疑慮,擔心違規使用,也能透過查核和罰則管制,如此才能讓水泥建築加速綠化。
在建築物裡種樹的「垂直綠化」漸成趨勢,綠屋頂暨立體綠化協會理事長李有田說,種樹是邁向「碳中和」城市、挑戰不升溫攝氏一點五度C的有效手段,但政府鼓勵推行,還有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