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綜合報導
根據統計,我國45歲以上的「中高齡及高齡」人口10年以來共增加198萬餘人,但同時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的勞動力參與率卻降至44.98%,相較10年前下降0.61%,我國勞動力供給恐會出現問題,雖然《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中高齡就業專法)在2020年12月上路,但2021年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的勞參率也僅較前年增加0.02%,仍遠低於南韓、新加坡、日本及美國等主要國家。
進一步與這些國家比較發現,65歲以上的高齡勞工差距最大,我國65歲以上高齡勞工勞參率僅9.2%,但南韓、新加坡、日本及美國則分別有36.3%、32.9%、25.6%及18.9%。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組長施淑惠表示,雖然中高齡及高齡整體勞參率較10年前下降,但65歲以上的高齡者勞參率達9.18%、仍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去年雖然遇到三級警戒等影響,高齡者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新登記求職人數達1萬8299人,較前年的1萬3819人逆勢增加,退休後再登記求職的人數也增加,僱用高齡勞工獎勵受惠人數也明顯增加至前年的2倍,《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已有成效。
不過依據統計,中高齡就業專法補助雇主在勞工滿64歲時準備、調適及再就業相關協助措施,去年僅有4個事業單位申請、4人受惠,不利屆退勞工準備退休。施淑惠說,目前改由發展署結合各工業區,辦理退休再就業準備研習課程,主動邀請想退休的勞工參加,而該條文目前也在評估修法中,希望提供讓更多勞工受惠。
此外,為鼓勵事業單位繼續僱用高齡勞工,勞動部提供最高25萬8000元的「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計畫」,但多數受惠勞工為保全業及清潔業等原本就會繼續僱用高齡者的行業,遭質疑錢未用在刀口,施淑惠說,目前該計畫可能會調整。
老盟祕書長張淑卿指出,目前社會仍普遍對高齡勞工有就業歧視,高齡者也往往不認為自己可以就業,勞動部應思考透過工作模式改造,提供更多彈性的工作讓高齡者就業,並建議普設銀髮人才據點,或在公立就業服務站設置高齡專屬櫃台等,以提供高齡者專屬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