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沈能元、謝承恩、許政榆/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員9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自述在實驗過程中曾被實驗老鼠咬到兩次,對於是否也可能是被老鼠咬傷後染疫,外界說法不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10日說,動物到底可否把新冠病毒傳給人,雖然說有很少數的報告,但都不認為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就這少數案件說明。
羅一鈞說,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資料,國際已有少數患有新冠病毒的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報告,如2020年11月丹麥境內首次發現水貂大規模感染有新冠病毒變異株,且傳給水貂場人員的病例,當時丹麥政府為避免變異株擴散、流行,全面撲殺境內水貂,過去都有水貂傳人病例,後續還有波蘭、荷蘭也出現類似病例,因此至少3國有相關報告。
羅一鈞說,在實驗室動物研究中,包括倉鼠、貂、兔子等小型哺乳類,或是雪貂、兔子、豬等中大型哺乳類,都有些報告會感染新冠病毒,有些哺乳類同物種會互相傳染;靈長類在實驗室中如恆河猴、食蟹獼猴、狒狒等都有感染新冠病毒且生病的報告,動物傳人都可能存在,如雪貂案例也證實會發生,但就全球流行來說,動物傳人是少見的傳染途徑,也不是全球流行主因。
羅一鈞指出,這次中研院實驗室事件,動物傳人也會列入可能的來源,進一步就環境採檢、調查,了解傳染源是動物、環境,還是其他來源。
指揮官陳時中說,動物傳人不是都沒有這樣的報告,但也絕對不是快速嚴重的傳染途徑,因為如果是的話,那相關報告會更多,而這算是比較罕見情況,仍是有可能性存在的,因過去兩年來有這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