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領頭,攜手中信金(2891)及第一金(2892)等金控股以及航空雙雄等17檔個股,16日尾盤最後一筆放量股價甩尾,且獲得外資逆勢加碼,扮演市場多頭軍心指標。
博通受惠AI需求強勁,財報表現亮眼,第四季AI產品營收激增220%,預估2027年AI晶片規模將衝上900億美元,帶動博通股價飆升、市值首次破1兆美元大關,激勵台積電ADR大漲4.98%,帶動16日台股上演拉積盤,收盤前最後一筆爆出5,519張大量,並吸引外資強力回補18,767張,成為台股撐盤主角。
外資終結連4日賣超,16日回頭敲151.63億元,出乎市場預期,篩選16日最後一筆成交量逾千張、股價拉升,且外資單日買超600張以上有台積電、國泰金、神達、華航、長榮航、第一金、彰銀、新光金、力積電、華新、台泥、亞光、台灣大、中信金、上海商銀、寶成、元大金等。
這17檔個股中,金融股7檔、占比最高,其次為電子股及傳產股各5檔,以權值股居多數,尤其台積電大漲20元收在1,085元、貢獻指數約163點,另台灣大貢獻指數近3點、也排在第三名。
凱基投顧指出,台股16日盤面結構,靠電金力撐, 惟整體AI 概念股轉弱,將不利於台股短線走勢,電子個別族群僅聚焦設計 矽智財(IP)、光學、部份PCB等;傳產股持續是盤面最弱勢的族群,宜觀察貨櫃、航空、汽車零組件、自動化等指標股族群短期支撐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