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胡偉良
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後通過國家高考取得技師執照,由公務員轉入民間部門後,先後涉足過建材、營造及投資興建領域。台大畢業後陸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目前為品嘉建設董事長,工作之餘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媒體。
人氣 42564

推動老屋改建和降低房價 這樣做才有效

相關關鍵字

#老屋改建 #城中城 #容積獎勵 #都更 #多空觀點
文/胡偉良
 
高雄城中城的大火奪走了46條人命,除了引發社會的大量關注外,也再度掀起社會對老屋改建的討論。
 
務實來看,都市中老舊房屋的問題已經愈來愈嚴重,有能力脫貧的早已紛紛搬離,有人將老房賣掉,也有人出租給別人,老房子的現狀已愈來愈荒廢、失控;另方面,因為老房子擁有者都已年老且大多已無收入,更使得老房子因為年久失修而出現龜裂、壁癌等現象,這些狀況均使老房子日漸走向貧民窟化。

 

老屋改建的獎勵辦法該改弦易轍了 這樣做才能有效的推動老屋改建和降低房價(合成圖/Google Maps、消防局提供)
高雄鹽埕區城中城社區14日凌晨發生惡火,至今已造成46人死亡、41人受傷。合成圖/Google Maps、消防局提供

 

 
另一方面,低薪化的年輕人在自購新房之後,也沒有餘力幫父母整修房屋,因此若不加速改建,這些老屋將日益殘破,一些坐落在比較偏遠地區的老屋甚至可能淪為「棄宅」,既沒人要住、也沒人去整修。
 
從早期開始,就有一些不務實的「學者專家」不斷的提出「高容積會降低居住品質」
 
這樣的空泛主張,去阻撓「藉容積獎勵來改建危老房子」的提議。沒有「適當」的容積獎勵措施,老屋想在改建後換回原來的室內面積,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有困難,尤其對於坐落在法定容積不到300%地區的房子。
 
那些早期興建而仍舊居住在老屋的屋主,因為年歲大,在經濟上都不算寬裕,若不給予改建「足夠的容積獎勵」,那麼原本即已不充裕的室內面積在改建後將大幅縮水,又得繳管理費,要這些老屋的屋主同意改建豈不是強人所難。
 
面對這樣的困,筆者主張:政府應該「把老屋改建當成另一型式的社會政策」,給危老房子一個「室內一坪換一坪」或居家室內符合「最小居住面積」的機會,讓民眾享有居住的尊嚴和安全保障。
 
台灣的老屋現況:
 
1. 屋項加蓋和法定空地的佔用幾乎成了危老的共同現象,這些早期的老舊建物現存容積早已遠遠超過現行法規的建築容積上限,甚至大過「都更或危老改建」可給予容積獎勵的最大上限。以台北市為例,絕大多數的住宅區容積率只有225%(住三),而現存4、5層樓的老屋容積大多在280%以上,在改建後幾乎都換不回原本的室內坪數。
 
因此,筆者主張「危老改建的基礎容積率應予提高到與現況相同」,而獎勵部分則維持現行法令規定。這或許也是解決當前改建困難的可行方案。
 
2,檢視現在的老屋改建成效,其實成功比例很低,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室內坪數換不回、貪婪(不想吃虧卻又想占便宜)、不勞而獲(期待藉由改建翻身致富),上述原因使得改建不僅不會改善還會日趨困難。倘若政府和民眾都不去面對現實,那麼大家只有再空等待下去,直到大地震來替我們進行都更了。
 
危老改建若能大量成功推動將有助於抑制房價上漲
 
筆者曾經提出一句有關房價的口訣:“房價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危老改建成效、短期看政府政策與民眾預期” ,危老改建若能大量成功的推動,除有助於增加房屋的供給外,又能減少因房屋老舊產生的換屋需求,因此將有助於抑制房價上漲。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