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政府打房見效,6月份北市交易量縮2成3,桃園待售期拉長,店面交易也欲振乏力,現在銀行非自住房貸利率也要喊漲。但近日有網友就在批踢踢賣房版上問卦,引用內政部統計指出,台灣13年來人口就增加了近百萬人,在土地沒增加的情況下,人口卻不斷增加,房市又要怎麼打?
![城鄉規劃失衡 人口向六都漂流(大刊頭)](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NTI2NTk4bmV3cw,,/f1b52f8b0c353277.jpg/qs/w=600&h=600&r=16888)
網友hariseb在批踢踢版上PO文「13年間台灣人口爆增近百萬,要怎麼打房?」,文中指出,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90年人口2240萬人到103年的2338萬人,13年間人口就增加了近百萬人,人口一直增加,土地沒增加,加上台灣其實經濟發展大穩定,土地成為投資標的也是必然的,加上通貨膨脹,房市要怎麼打啦?」
儘管人口紅利可以帶動房市,但有網友isco回應,「一年最多才增加一萬人,每年新成屋平均增加超過兩萬戶。你以為蓋房子不需要原物料嗎?原物料不會漲嗎?」網友ssiou則說,「(民國)83-93年人口也增加了一百萬,房價反而跌耶...」網友kuma660224也說:「新成屋增加,但超老屋增加更快。這10年屋齡40年以內主流住宅戶數其實還減少了。」
但其實撇開老屋不談,像是去(2013)年不動產第一次登記11.1萬件,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年增8.4%。而不動產第一次登記代表新成屋落成交屋量,代表著房市的實質供給量。觀察各都會區不動產第一次登記,新北市年增18.2%、桃園縣年增23.4%、台中市年增20.4%、台南市年增17.8%,是新成屋落成量成長最明顯的都會區。
有房地產業者就認為,儘管新屋落成逐年提高,但仍需觀察預售期間及興建階段的銷售率。由於政府持續重手打炒房,房市買盤降溫,部分區域建案供給量仍大,預售市場去化速度減緩,對房價都產生了更大的壓力。
另外,近日內政部營建署公布房價所得比,全國房價所得比降到7.51倍,台北市則為14.6倍、新北市為12.4倍。由於前一季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是「全球最高」,這次媒體預測應是全球第二高,顯見打房奏效。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就指出,國內景氣明顯復甦,加上政府打擊投機,讓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對於房市有正面幫助,房市體質將轉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