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綜合報導
近年高雄市房價漲幅驚人,對民眾形成相當有感的壓力,學者指出,2009年以來高雄市總人口一直維持在277萬人左右,產業型態、就業人口數的變動率也不高,但整體住宅存量卻由2009年96.4萬戶,成長至目前103.3萬戶,家戶比約107%,顯示在供給充足的情況下,每年還新增平均將近2萬戶的推案量,將來房價可能欲振乏力。
學者認為高雄房價漲太快,購屋客短期宜多觀望。(好房new記者林美欣拍攝)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陳永森指出,高雄市房價所得比約7.3倍,遠低於台北市的15倍,但據調查高雄近三年累積房價漲幅超過65%,成為六都之冠,平均空屋率卻也有18%,尤其是單價高、坪數大的指標推案地區,包括農十六、美術館區、亞洲新灣區、多功能經貿園區及文化中心周邊,部分建案空屋率更在七、八成以上,對於高雄市民而言「高房價是匪夷所思」。
既然高雄市產業與人口未有大幅的增加或移轉,住宅需求也不致於有大幅增長,陳永森觀察,推案量與空屋數持續增加,房價卻反倒上漲,市場甚至出現每坪開價80萬的豪宅個案;分析原因應是中、北部投資客南移,且部分熱門地區地主與建商炒作土地,先賺取價差,再墊高建案平均房價。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此外,房屋買賣過程中產生比價效應,屋主可能將原本中古屋出售價格參考附近新成屋或預售屋行情,出現惜售情形。
針對市場不合理現象,陳永森認為,高雄市仍有大面積的住宅土地供給,像是高雄新市鎮、高雄大學特定區、多功能經貿園區等,政府可透過提供公共設施釋出土地、降低土地成本,以提升開發吸引力。他還說,高雄房市與中北部有著不同的特質,在近來房市量縮價減的環境下,有買房需求的民眾可以考慮再撐一下,未來會有較合理的房價與較大議價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