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高雄市多年前推動「樹木銀行」,選定高雄大學特定區內的3處學校閒置用地,共9.66公頃設樹木銀行廣植優良樹種,包括風鈴木、阿勃勒、大花紫薇、桃花心木、大葉欖仁等約1萬株苗木,提供高市各項公共工程植樹綠化,達到保護自然生態的功效。
市府養工處表示,高雄大學計畫區的樹木銀行自103年度起選植幹徑2或4公分苗木培育,經2年多撫育,才能達到道路、綠地或公園等景觀工程可使用規格幹徑6到8公分,不過,由於密度過高,存活率無法達百分百,存活約只7成。
高雄樹木銀行用美植袋培育的苗木。 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養工處表示,培育兩年多,已陸續從高雄大學苗圃及第一科大苗圃多次移出雨豆樹、苦楝、黃花風鈴木、鳳凰木、黃連木等喬木,供應「公11」等綠地,及民權、青年、民族、中華路、民生路等路段補植。
去年起,養工處持續強化栽植喬木需求的媒合機制,分別補植在中正路、四維路、民權路、和平路、民生路等景觀道路、綠地及新闢公園,不過,由於樹木幹徑不大,移植後有些存活率不高,街道在移走大型樹木後,補植的樹木不大,樹蔭相對減少許多,造成行駛在豔陽下的機車族怨聲載道。
另外,社區綠美化需要大量苗木,養工處輔導鳳山鳳誠社區、旗山聯合社區、內門內豐社區、林園文賢社區及路竹頂新社區,利用閒置空地或綠地,成立「社區園藝行」,先交由社區志工培育適合南台灣氣候生長的苗木,成功後免費分享給愛樹的民眾及社區認養。
參與的5處社區園藝行,每年將可贈送超過7千棵成蔭的優質本土樹木,也算是樹木銀行的「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