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
台灣都會區近期發生多起天坑事件,雖然各地成因不一,但不外乎是道路施工不良、建物施工不佳或老舊水管破裂等;對此,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兼任教授張奇偉認為,天坑問題有一定的地域性,即使全台道路總體檢難度較高,建議仍要在工程深開挖附近配合地質鑽探報告做相關檢測,才能盡量避免天坑情事。
張奇偉分析,天坑問題有地域性,也與當地地質狀況有關,舉例而言,有些地下水位較高,若施作20米以上的深開挖工程,水就會陸續帶走土砂,並軟化形成空洞。
舉例而言,台北地質屬於沼澤地,條件較差,加上地下布滿管線,一旦漏水,都會區域性帶走土砂,就會形成掏空,而路面上方是硬鋪面,一旦道路下方掏空,上方又有重物,時間一到就會變成天坑。
張奇偉說,雖然沒辦法將全台地面進行地毯式檢測,但若是有深開挖工程,還是要配合地質鑽探報告做檢測,了解地下水位高低、地質條件、附近是否有河床,進行各項評估檢測,比如鑽探深度與鑽孔數量都要達到一定規範,且要非常嚴謹,才能有效避免天坑情況。另外,若施作深開挖時能做好擋土防水工程,基本上也較不容易發生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