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定宇/新北報導
新北養工處近5年每年向內政部申請騎樓整平計畫補助,5年共獲5千萬元,但新北市審計處發現,2021年養工處盤點板橋8案優先路段、新莊4案備案路段,但因民眾同意施作比率偏低,12處全數均未執行。養工處表示,目前持續與地主溝通取得土地同意書。
養工處每年皆會規畫整平路段報內政部核定,並於完工後向內政部請款,近5年來獲內政部騎樓整平計畫補助5千萬元,養工處也自籌同等金額進行騎樓整平。
根據統計,新北市執行騎樓整平計畫自2010年開始,至2022年底已完成426案、145.3公里,其中2021年12案至今未完成。
審計處發現,2021年養工處規畫板橋、新莊等12處路段,向內政部申請補助1千萬元,去年4月查核,發現12案路段因未辦妥各路段居民及商家意見溝通及回饋,導致民眾同意施作比率偏低,有10案均未取得民眾同意書,導致預計辦理騎樓整平12案路段全數未執行,要求養工處改善。
市議員顏蔚慈批評,新北市府顯然「說的很美好,做的沒半套」,按照市府公開資料,2021年至2022年三重僅完成9公里、蘆洲竟是掛0,認為養工處應積極主導協調,提案前就應盡溝通責任,不能將工程延宕推卸給居民及里長,嚴重行政怠惰,讓中央補助美意及市民期盼落得一場空。
市議員廖先翔也表示,自己服務處收到關於行人及無障礙通行權益陳情確實逐年增加,代表人本權益正快速抬頭,除了鼓勵民眾同意騎樓整平政策,市府也可試著討論調整公有道路空間配置,給予行人更舒適的通行空間。
對此養工處表示,審計處檢討的12案目前仍持續與當地居民積極溝通,今年也計畫執行40案騎樓整平,目前已完成23案、870公尺;而土城區明德路及中央路、板橋區成都街及重慶路、深坑區北深路、永和區得和路等13案正在進行中,預計改善518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