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行、蕭君暉、謝佳雯、韓化宇/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開打,引發企業大老憂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台灣電子消費、紡織、機械加工及電子零組件業等四大產業,因為透過大陸加工再外銷美國占比高,將首當其衝。
林伯豐說,台灣產業透過大陸加工再外銷美國占比達三成,若貿易戰火加劇,所受衝擊不容忽視。
中美貿易戰火延燒,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台灣電子消費等四大產業將首當其衝。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企業該如何因應,林伯豐表示,可考慮到美國投資最終產品,或是到美國認可的國家、地區加工後再銷往美國,尋找可能的商機;不過,這也勢必改變企業的全球布局,造成台灣整體經濟更為嚴峻,政府應提出產業、環評及勞工政策等因應方案,改善投資環境,讓企業和高端人才留在台灣。
台積電主管昨天表示,該公司主要生產基地在台灣,不受影響;台積電不評論美中貿易戰相關議題。聯電則指出,此舉恐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負面衝擊,現在仍在評估影響程度,將持續觀察後續發展。
鴻海、和碩、英業達、仁寶與緯創等代工廠,目前都有在墨西哥設廠,仍可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稅率優惠,避開這次中美貿易大戰;但若川普不顧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協議,則代工廠仍將受到衝擊。
運輸業者表示,若貿易制裁造成全球貿易量大減,對海、空運輸業都是重擊;特別是貨櫃航運業者,今年除面臨運力過剩挑戰,還得面對貿易戰火,可說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