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夢茹/桃園報導
桃園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維護管理計畫,被審計處決算報告打槍,指古蹟有2處,歷史建築89處,卻僅2處古蹟及7處歷史建築周圍20公尺內設有消防栓,比率偏低。
文化局喊冤,不是所有的古蹟都適合裝消防栓,強調目前開放參觀的古蹟等建物消防安全絕無疑慮。
桃園市消防局去年針對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進行火災搶救演練,以高空噴灑水霧的方式滅火,減少強力水壓對古蹟的破壞。 記者陳夢茹/攝影
![桃園市消防局去年針對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進行火災搶救演練,以高空噴灑水霧的方式滅火,減少強力水壓對古蹟的破壞。 記者陳夢茹/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YwMjg5NW5ld3M,/1e05f3099a1e2fb1_800x600.jpg)
審計處在決算報告中點出,桃園市的古蹟和歷史建築,周遭20公尺內設置消防栓的比率偏低,還有4處古蹟及24處歷史建築,未擬定管理維護計畫,需要盡快檢討改善,保護古蹟。
桃園市政府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解釋,是否裝消防栓,要以古蹟和歷史建築的地點、建物狀況等判定,不是所有古蹟和歷史建築都適合裝設消防栓,就算沒有消防栓,內部都有裝簡易消防設備,如滅火器、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等,也通過消防檢驗。
何種古蹟和歷史建物不適合設置消防栓?董俊仁指出,一般小型的日式宿舍就不適合,如中壢區的歷史建築壢景町,前身為日本統治時期中壢郡役所官舍,後改為中壢警察分局宿舍,並無設置消防栓,而是在建物台子中設置水管管線,建置噴灑系統。
董俊仁說,有部分古蹟和歷史建築因所有權人仍在使用、目前有其他用途,尚未進入修復再利用程序,因此還沒取得使用許可,但他強調,已開放參觀的古蹟及歷史建築都有使用許可,消防安全無疑慮。防災部份,每年至少與消防局共同規畫一次古蹟火災演練,確保同仁遇到狀況能及時應對。
桃園市消防局曾針對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三級古蹟南崁五福宮進行火災搶救,出動雲梯車以高空噴灑水霧的方式滅火,消防局表示,古蹟救災需減少強力水壓對古蹟的破壞,以保存文化資產為最高原則,與一般住宅火警的救災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