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世杰╱即時報導
北市府今天舉行「居住正義論壇」,一整天的馬拉松式行程,一題目分成四大場,其中最後一場是外界關注的稅制調整。台北市長柯文哲稍早致詞時表示,稅制調整這題目太難了,他從昨天到今天都沒有百分百答案,今天方向政策我們會講出來,但細節無法百分之百準確,希望透過這個研討會聽聽社會意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6/09/12/1/2594802.jpg&sl=W&fw=380&exp=3600)
柯文哲說,台北市未來的公宅也會結合智慧城市產業,包括智慧電表、智慧水表、智慧瓦斯表、電動汽車等,北市府現在有個政策概念是「由公而私、由內而外」,若政府不帶頭去推,民間很難跟進,所以2萬戶公宅裡,金費再增加3至5%,增加智慧城市能量,由政府來推再普及到民間,讓智慧產業在台灣能往前進。
柯文哲也說,台北市未來公宅也有很大的不同,是把新的社會形式帶進來,除了有便利商店,還會有托嬰、托幼、托老、區域活動中心等,在地化、社區化是政治思維,他不贊成把老人集中在老人院,而是主張「老人在地終老」。
柯文哲話鋒一轉,表示公宅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但台北市有6萬多戶空屋,一查才發現,有超過3萬戶空屋狀態是一年以上,且屋齡才3年多、30坪數上下。
柯文哲反問「我們要蓋兩萬戶公宅、台北市卻有6萬戶的空屋」,這不是很奇怪?為何空屋租不出去顯然有問題,過去租房子是地下經濟,房東可以不用被扣稅,所以雖然台北市有補貼租金卻用的不多,因為若房客領台北市的租金,房東就要被扣稅,所以社會局也推出「包租包管」政策。
至於租金補貼,柯文哲說北市府也在思考,若調高地價稅、房屋稅,是否可以移過來變成租金補貼,「有錢人買豪宅,扣的稅就去補貼窮人租房子」。
柯文哲也坦言,房地產是重要產業,地價稅、房屋稅確實是要調,大家都不想當壞人,只想當聖誕老公公,所以房屋稅地價稅都不調,直到要下台才調高30倍,並交由下一個政府去收拾「坦白說我們是叫苦連天」。
最後柯文哲表示,稅制調整這題目太難了,必須要跟公民團體討論,他從昨天到今天都沒有百分百答案,今天是先發出一個方向,但細節無法準確提供,希望透過研討會聽社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