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江泉、陳芃/綜合報導
「要放雞屎,麻愛生雞蛋」。 根據高市財政局初估,在高雄設廠的石化業者如皆遷來高雄繳稅,粗估每年高雄統籌分配款可多分到27億元以上,且只會更多不會少,有助南北城鄉資源平衡,對國家整體發展皆好,讓國家南北城鄉資源分布趨向平均,不但帶動南部發展、更還南部一個公道。
去年氣爆炸出高雄市區石化管線管理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陳菊強調 爭取環境正義
對於希望石化業者將總公司南遷高雄,市長陳菊強調,訂定「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並不是為了和台北搶稅款,而是為高雄爭取環境正義與發展正義,希望石化業者能在地應變指揮,與高雄同體一命,財稅並非此條例考量重點。
但將總公司遷到高雄,等於必須在地繳稅,也就是活生生將台北市的稅收轉移到高雄繳納,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會不會不好意思?陳菊對此問題,不願回應。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則表示,北市府每年可獲得300多億的中央統籌分配款,另有一般補助款100多億元。統籌款分配依據以營業稅的比例最高,北市因為工商發達、公司營業額高,獲得的金額較其他五都來得高;但和以前只有二都、最高可拿近600億的情況相比,已明顯減少。
北市政府:影響不大
北市府發言人林鶴明說,尊重高雄市府的權益,至於是否會影響北市,必須了解後才能回應,中油方面的態度,也還要再做了解。
稅捐處長黃素津表示,初步了解除房屋、地價稅,中油每年還因有承攬契約,須繳20、30萬的印花稅給市府;若公司南移,市庫會少了這筆收入。但房屋、地價稅部分,即使業者轉賣資產,市府仍會對接手的所有權人課稅,不會有影響。
經濟發展 先要城市安全
陳菊表示,爭取石化業總部南遷是要讓企業就近管理、緊急應變,讓高雄市民沒有恐懼,因為石化業在高雄造成多起工安事件,至今仍層出不窮,包括1978年大社工業區氰氣外洩,1988至1989年中油、中化、亞聚、優品化學接連爆炸,台塑、林園工業區廢水汙染良田,1997年前鎮區鎮興橋爆炸,加上去年市區氣爆造成32死321傷,高雄承擔巨大社會成本。
她說,工業城市是高雄的長期宿命,高雄市區被石化工業區團團包圍,石化管線經過人口稠密的市區輸送原料或燃料,支撐台灣整體石化產業發展,但卻將汙染、工安危險留給高雄,高雄市政府訂定管理條例,就是要確保城市安全為前提進行經濟發展。
高市府新聞局長丁允恭則說,中油等石化業在高雄汙染數十年,現在才有機會「請」他們回高雄在地營業、在地繳稅,繳的都是國稅,只是讓高雄在統籌分配款分配基礎多一點參數,也等於回饋給高雄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