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國人上半年解約金給付創下同期新高的4,277億元,雖然許多是因為買儲蓄險未到期先「解約賺利息」,但也有部分可能真的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手頭緊,以致不想或繳不出保費,因個人經濟因素解約。
為避免解約潮擴大,壽險公會正在研議將7月開始的保單紓困貸款朝「常態化」方向修正,利率可能沒有1.28%那麼低,但可能仍在2%以下,手頭較緊的保戶可以活用本身的保險保價金,以減緩疫情造成的衝擊。
22家壽險業7月起配合政府,推出針對經濟弱勢保戶的保單優惠紓困借款9月底已截止,利率比照勞工紓困貸款僅1.28%,總計核准16萬424人申請,總金額142.67億元。許多人若手頭緊繳不出保費,有些人可能會把保單解約,之前繳的保費可能泡湯,保障權益也受損,部分壽險公司會教民眾向保險公司申請較低利保單貸款支應,儘量不要解約。
立委郭國文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每年年關民眾最需要錢,年底應再要求壽險公司再辦一次保單紓困貸款,讓需要錢的民眾能用自己的保單取得資金應急;同時這次保單紓困貸款若三年期滿,利率不要馬上跳回4%~7%,應比照勞保紓困貸款公告利率加計1.25個百分點,大約2%多的利率,以免保戶三年後負擔過重。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透露,壽險公會已確定未來將比照勞保紓困貸款,每年10月到12月可受理申請,但申請條件會比今年7月紓困優惠貸款嚴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