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灣金融帳已連續32季淨流出,但相較於去年第四季淨流出金額飆高至近200億美元,今年第一及第二季的淨流出金額已明顯減少,央行認為,降低國內資金外流,並吸引更多外資來台直接投資,先決條件是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強化基礎建設刻不容緩」。
由於金融帳連續20季單季淨流出都逾百億美元,金融業人士認為,主管機關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持續吸引外資來台直接投資;二是想辦法留住資金,讓單季金融帳淨流出先降至百億美元以下。
(圖/GOOGLE MAP)
其中,針對提高外資來台直接投資金額,央行過去多次研究報告提出,應對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著手,解決缺水、缺電、缺地、缺才、缺工等五缺問題。
金融業人士也認為,國內投資環境基礎建設釋出善意,對於長期以來的五缺問題,能夠有更確定的目標,除了能吸引外資來台直接投資,也能激勵企業加碼、擴廠。
尤其藉由國內大環境的改善,只要保險業資金在國內即有利可圖,也不用冒匯率風險,遠赴海外尋求相對較高獲利的投資,因此政府在力推新南向的同時,也應思考如何全面提升國內投資環境的總體計畫。
央行官員說明,每一季發布的國際收支,統計一段時間國家對外商品、服務及資本等交易,經常帳順差國家,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表示該國資金淨流出。經常帳為對外商品及服務等的交易,如果商品及服務輸出大於輸入,表示經常帳有順差,即國外收入大於支出,也就是一國對外淨債權必然增加,表示資金淨流出。
至於對外淨資產增加,如果由民間部門持有,就會顯示在金融帳淨流出增加,央行官員舉例,就目前經常帳順差的國家中,包括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俄羅斯及台灣等,金融帳多呈淨流出,是正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