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推動大園內海產業園區開發計畫,10日將辦可行性規畫公聽會。不過,地方已傳反對聲浪並組織自救會,認為開發範圍鄰近許厝港國家濕地與重要野鳥地,也恐危及良田;市府經發局指出,園區與國家濕地隔著台61快速道路,開發可有效利用土地,之後會持續和地方交換意見。
桃市府將於10日接連舉辦2場大園內海產業園區開發計畫案可行性規畫公聽會,雖然開發案才起步又是首發公聽會,接下來還有環評等漫長程序,但地方組成的自救會已醞釀當天到場抗議。
「大園的工業區還不夠多嗎?講永續、產業均衡發展難道就不要農業?」發起自救會的居民林志遠說,家族世代務農少說200年,內海產業園區為非都市計畫土地有許多良田,1甲地可以生產6000公斤高品質稻米珍貴且稀有,且內海是重要內陸濕地,開發恐引發生態環境浩劫。
林志遠認為,大園已有特殊工業區、擴大工業區、長發工業區,內海北邊也有約28公頃的沙崙產業園區已開發完成,廠商卻尚未進駐,南邊還有44.73頃規畫智慧紡織園區。不僅如此,航空城開發計畫面積更達4564公頃,內海最後這塊淨土應輔導農民發展精緻農業或發展農業園區。
市府經發局說明,內海產業園區與國家濕地隔著台61快速道路,推動在地型產業園區可解決目前產業用地供需失衡情形,也能吸引優勢產業進駐,進而增加就業機會與繁榮地方經濟。
經發局也提到,園區面積28公頃實際開發為60%,還有住宅、公園。開發計畫才剛起步,最後還要送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起碼要3、4年,地方意見都會彙整送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