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開南大學本月4日舉行「亞太地區機場發展論壇」,與會來賓都認為,亞洲地區的機場競爭愈來愈激烈,機場要永續發展,除軟硬體設施要加強,政府與機場內各民間單位更要一起合作。
開南大學舉行「亞太地區機場發展論壇」,與會來賓認為,機場除軟硬體設施要加強外,政府與機場內各個民間單位要合作。 記者楊文琪/攝影
機場發展論壇與會者談話重點(聯合)
來自加拿大的演講貴賓嚴泰勳教授(Chair Prof. Tae Oum)以「中國民航政策對亞洲和全球各國民航產業發展的挑戰」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中國開放民航市場後,已有多家地方型航空公司成立。在國家隊的三大集團外,甚至形成第四和第五集團,而且已有低成本航空公司。
他認為,這個發展趨勢對亞洲其他國家大型航空公司是利空的消息,但對機場發展卻未必是壞事。尤其台灣機場有很亮眼的商業表現,桃園機場公司和松山、台中、高雄等國際機場可用極低廉的價格收取降落費和停留費等航空活動費用,為台灣機場在亞太地區創造極佳的競爭力。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但昭璧針對桃園機場未來發展成為樞紐機場的願景發表演說,他說,成為樞紐機場的關鍵是有市場需求(人、貨),且位於全球主要社會、經濟的門戶,並是全球適中交通位置。機場要成為樞紐,是需要民航主管機關、機場管理者和國籍航空公司齊一步調,共同為機場的發展努力。
前民航局長沈啟則提醒,桃園機場發展成為樞紐機場,也須考量永續發展的議題。應趁著近年經營績效較佳,積極開始構建財務和環境永續的政策和戰略思維。
免稅商品業者昇恆昌公司總經理江建廷強調,機場的成功仰賴機場公司和協力夥伴合作,台灣的機場有部分已完成公司化,部分仍屬行政組織,和商業活動經營業者之間,是屬於一種公私合作(PPP)的經營型態。
就經營成效來看,過去10多年桃園機場和航空公司、地勤公司、清潔公司、保全公司、免稅商店等業者之間的公私合作,是極為成功的案例,同樣也可做為全球機場公私部門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