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燕珩/台北報導
市定古蹟文萌樓旁推動都市更新案,卻因周邊街屋保存範圍有爭議,卡關多時,針對文萌樓兩側不具文資身分的街屋,實施者聖德福建設提出仿舊新建方案,昨送入文資會審議,委員要求歸綏街側須保留原貌,街區立面不得切割,實施者願配合,審議通過後,都更案等同邁進一大步。
文萌樓破敗的屋況,相當誇張(北市文化局提供)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文萌樓2006年登錄為市定古蹟,原在周邊都市更新基地內,2014年被畫出都更範圍。除文萌樓古蹟本體,當時附帶決議提到,歸綏街側街屋若得到所有權人同意,可登錄歷史建築,不過多數住戶反對,至今未取得身分。
歸綏街側 保留原貌
實施者原打算拆掉兩側街屋,遭都審會打槍後,改規畫保留原址,將立面以仿舊方式復建,並在文萌樓西側保留1.92公尺、東側保留3公尺通道,做歷史解說廊道,歸綏街側則留設空地規畫都市慢活廣場,提供民眾活動。
另外,為避免古蹟因周邊開發受損,聖得福建設代表說明,將使用破壞力較小的水刀,並在文萌樓外部架設臨時支撐,安裝安全監測系統,地下室開挖則採逆打工法,保護鄰房,也會增加連續壁扶壁,開挖期間密集監控。
寧夏路側 仿舊重建
文資委員張崑振認為,文萌樓本來就與街屋相連,若東西側切出通道,會破壞立面與騎樓的延續性,況且兩側街屋消失,將難以支撐文萌樓的壁體,會有結構安全疑慮。
文資委員薛琴則說,歸綏街側街屋立面完整,應直接保留立面原貌,拆掉重建絕對蓋不回原來的味道,台北已經有太多「假東西」,文化保存要有真實性,立面能留就盡量留。最終,實施者願配合委員意見,取消文萌樓兩側通道、恢復立面延續性,並在歸綏街側留下原立面,寧夏路側則採仿舊重建方式進行。全案通過後,歷史街區保留爭議獲解,都更案向前推進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