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陳碧芬/台北報導
花旗集團近日宣布出售包含台灣的13個消費金融業務市場,花旗內部為更密集關注可能的業務影響,啟動部門風險監管作業,持續回報管理層峰最新情況。據了解,該項消息發布三天來,市場衝擊度已慢慢消散,除了信用卡卡友針對持有的紅利加快兌換,財富管理客戶在理專溝通下暫時採取觀望,絕大多數沒有就資產配置作出激烈行動。
花旗本次撤出13個消金市場的決定是由花旗集團新任執行長范潔恩(Jane Fraser)宣布,第一時間引起13個相關市場震驚和不解,但才三天時間,主流社群平台LINKEDIN、Twitter已出現支持范潔恩決定的新風向,認為被點名的13個市場地理位置分散、短期和長期利益都不存在,在疫情期間要調配人力十分沒有效率,且范潔恩也是在逐步落實2020年美國聯邦機構對花旗集團要求的風險管理系統大改造。
花旗集團近日宣布出售包含台灣的13個消費金融業務市場,花旗內部為更密集關注可能的業務影響,啟動部門風險監管作業,持續回報管理層峰最新情況。圖/中時資料照
花旗集團總部的簡化與改革計畫去年下半年就持續討論,由於疫情隔離因素,花旗台灣管理高層一直無法親自赴美說明,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莫兆鴻、總經理張聖心等高階主管,靠著密集的視訊會議和美方溝通,亦持續說明花旗在台灣近60年來的營運表現「成功亮眼」,應維持台灣的消金和企金雙引擎獲利模式。但集團最後還是作出出售台灣消金業務的決定,僅保留法金和企金業務。莫兆鴻強調,出售業務「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在此期間,對於消費金融營運沒有任何變動,同仁的工作權不會有立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