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732

央行歷次打炒房有效嗎?專家細數「跌3次」:最後都漲回來

#多空 #政策 #央行 #打炒房 #房市 #房貸
EBC地產王記者張琬聆/綜合報導
 
中央銀行今年第3季祭出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加上近期銀行房貸水位拉「緊」報,房市急速降溫,不過民眾最期盼的仍是房價會不會應聲下跌,檢視央行前面6次推出管制措施的房價變化,發現上漲與下跌個出現3次,不過房仲觀察,從長期趨勢來看,整體房價最終仍然持續上揚。
 
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實價登錄,對比央行前6次推出房市管制措施前後的房價變化,其中第一波2020年Q4、第三波2022年Q3及第六波2024年Q2的房價仍持續上漲,不過第二波2021年Q1、第四波2022年Q4及第五波2023年Q2則確實讓房價下跌。
央行前6次的信用管制措施,房價有3次下跌。圖/中信房屋提供
▼央行前6次的信用管制措施,房價有3次下跌。(圖/中信房屋提供)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台灣的房價向來呈現「大漲小回」的趨勢。回顧2020年底,央行首次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時,當時全台的平均房價約為每坪30.5萬元,隨後經歷了多次打炒房,期間房價確實曾出現下修,但修正的幅度相對有限,截至今年Q3全台平均房價已來到每坪46.7萬元,短短4、5年每坪就增加了16.2萬元,漲幅高達53%,漲勢相當驚人。
 
為何政府頻繁打炒房,但房價卻始終居高難下?莊思敏解釋,雖然政府祭出了一系列打炒房政策,旨在抑制過熱的投機炒作行為,引導房市朝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但房價上漲仍有基本面的支撐,一方面是過去幾年全球QE、降息、台商回流等因素導致游資氾濫,大量熱錢湧進不動產市場,擴大房市需求。
 
另一方面,莊思敏接著說,由於缺工少料、原物料上漲及土地取得成本提高,建商營建成本跟著增加,最終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進一步推高房價。
 
至於此次被視為「史上最重」的第七波打炒房措施,是否能一舉打下高漲的房價?莊思敏認為,這次央行出手,加之近期沸沸揚揚的銀行房貸限額風波,確實讓市場信心受到很大干擾,買賣雙方進入觀望狀態,交易量快速萎縮,讓原本的供需結構面臨反轉的壓力。
 
由於房市一向具有「量行價先」的特性,莊思敏判斷,若長期買氣不振,房價最終勢必會有所回落,惟鑒於通膨預期、美國降息、以及科技產業設廠等利多因素仍在支撐市場,因此判斷房價下修空間也會相對有限。


延伸閱讀
川普也是房產專家!致富秘辛曝光:賣不掉加價賣
樓上包棉套穿拖鞋「天花板敲擊無解」 他抓到元兇:建商裝的便宜貨
「台北年薪百萬V.S台南年薪70萬」怎選? 網認1條件:根本無敵
新建案如何殺價?專家勸「別當業者塑膠」:1關鍵事半功倍
台市老公寓「美得像歐洲」網揭真實日常:注定不可能
不是竹科!工程師最想去「這園區」:地點絕對勝利
 

EBC地產王 記者張琬聆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