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賈蓉 / 整理報導
內政部昨(25)公布都市更新發展計畫,未來四年將投入1,700億元,完成24處公辦都更,以及100個民間都更案件。雖然政府對於推動公辦都更前景樂觀、投入大筆資金,但仍有部分組織持續進行抗議。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指今(26)在台北市政府前抗議,表達對政府濫發容積獎勵的強烈不滿。
新一波公辦都更中,蘭城之星靠近熱門景點「幾米廣場」,極具商業價值。(截取自幾米S.P.A. Facebook粉絲頁)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內政部首波推動的六處公辦都更,包括「中山女中南側」、「台銀捷運圓山站西側」、「台電嘉興學生舍」、「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新竹第17、18、19村R1住宅區及商業都市更新案」及「宜蘭市蘭城之星更新開發計畫案」。
在此都更名單中,包含優質學區與鄰近捷運站的利多,基隆火車站因鄰近基隆港,出入旅客人潮繁多,而蘭城之星則靠近知名景點「幾米廣場」,未來商機無限。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內政部營建署官員預估,投資都更案件約可產生四倍效益,帶來約6,800億元價值。
對此,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批評,政府只是將焦點轉向公辦都更,忽略為數眾多的私辦都更隱含的種種問題。都市改革組織代表彭揚凱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說到,地方政府給予容積獎勵,是希望改善環境、回饋公共福利於民,但現實是市民沒有獲得任何回饋,只有建商蓋更高的樓、賺更多的錢。
對於建立都更SOP,五分埔遷地基地都更案住戶李昭玫向蘋果日報表示,希望柯文哲建立都更SOP,透明公開所有評選流程,讓過去私辦都更從「同意某建商成為實施者」,改為「同意某實施者提出的事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