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蔡英文總統大動作宣示推動都更,房地產界卻興奮不起來!建商指出,現在能動的案子都是「假都更」,建商得自己先卡位成為都更戶之一,然後一戶一戶買下來或採協議合建,自力自強整合到100%,再申請都更容積獎勵,早已失去都更多數決的精神;至於公辦都更能不能走得動,得看地方政府的執行力、行動力和魄力「三力」而定。
建商嘆現在能動的都是「假都更」。(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表示,政府要讓都更起死回生,務必要設立單一窗口,訂定整合完成時間表,並作到與實施者、都更戶「溝通、溝通、再溝通」,不是只坐在辦公室裡看看報告;其次,容積獎勵要具體;第三,碰到釘子戶或拒遷戶政府要拿出公權力,仿傚新加坡交法院執行。
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表示,現在民辦都更還能動的案子,幾乎都是「假都更」,都得建商自己出錢買下來或採協議合建,自行整合到100%再申請都更獎勵,根本是變調的合建案。
對於蔡英文的都更政策喊話,基泰建設副總經理張玉貞坦言,喊的很大聲、但還沒看到實質實體政策內容,尤其沒有解決審查效率、持有稅偏高、拒遷戶問題,哪來的動力?他更強調,如果政府不務實面對高稅賦的大石頭,都更商機還是看得到吃不到。
中華都更全國總會理事長吳錦宗也指出,台北市政府推動都更的作法,簡直是主動放棄政府應有的協商責任,根本無力與私地主溝通,說穿了只是在推動自地自建,根本不叫公辦都更。
像中山運動中心旁邊停車場公辦都更案,市府才協商兩次、就直接把緊鄰的私地主切掉在都更範圍之外,根本沒耐心去協商,或許是為了搶業績,這塊私地最後恐淪為都更毒瘤,無法完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