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浩倫/台北報導
衛福部昨公布最新10大癌症死因,以各年齡預期可活存年數為70歲做基準時,一旦罹癌將少活13.5年,當中又以女性得乳癌、男性的口腔癌最悲情,罹病後平均少活15.5歲,主要原因在「發現時間過晚」。
癌症連續34年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2015年的10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順位皆與2014年相同。衛福部統計處處長陳憫指出,國人癌症死亡率長期呈現上升趨勢,2015年的癌症死亡率為每10萬人199.6人,較2014年上升1.3%,更較2005年上升21.9%,「主因是受高齡化影響」。
此外,男性因癌症死亡人數為2萬8776人,高於女性的1萬8053人,性別倍數比高達1.6。分析2015年70歲以下人口的潛在生命損失總人年數,顯示一旦罹癌,將少活13.5年,其中又以男性得口腔癌、以及女性得乳癌損失最多,分別少活15.6歲和15.5歲。根據統計,一旦女性得乳癌、男性罹患口腔癌和食道癌,其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皆低於60歲。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黃巧文分析,其可以解釋這3種癌症的死亡年齡、均比其他癌症來的早。黃巧文進一步強調,這3種癌症皆和生活型態有關,口腔癌與食道癌和國內菸、檳、酒文化有關,乳癌則受西式飲食、以及環境荷爾蒙影響,另外也和攝取過量紅肉、運動量不足以及肥胖有關。
她補充,許多藍領階級在很年輕時,便染上菸、檳、酒的習慣,所以發病時間相對早,「但他們常因擔心生計、不敢面對現實,確診時常常以為時已晚」;乳癌同樣也是常因發現得晚,導致存活期不長。
衛福部國健署簡技施靜儀說,目前國健署以宣導健康的生活型態、早期篩檢早期治療、以及透過病友導航計畫,讓癌症患者獲得完善的治療。在國署提供的4癌篩檢中,口腔癌篩檢率為56.1%、乳房攝影40%、大腸癌40%、子宮頸癌抹片則超過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