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孟穎/整理報導
買用過的物品有二手價,住過的房子怎麼會沒有折舊價?房市進入盤整期近3年,以自住客為主的買盤,要讓房價降到買得起,和屋主間的耐力戰似乎奏效了,就連前幾年大喊「無感價降」的南部地區,也逼出了2成的降價物件。
受到新屋讓利壓力影響,促使高雄鼓山區屋主主動讓價意願高(圖/高雄市都發局網站)
![高雄市鼓山區的龍華國小舊校區,年底將以地上權方式開發。(圖/高雄市都發局網站)](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ODYwNzduZXdz/2a0506c15bfcf25c.jpg/qs/w=600&h=600&r=16888)
購屋族的「不買最大」成功了嗎?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今年6月高雄待售物件中,有18.9%的物件,屋主主動降價!尤其是新屋賣壓較重的左營和鼓山區等,受到新屋讓利影響,降價物件比更突破2成,房價則與去年相比下修8~10%。
屋主會認命讓步不是沒有原因,根據房仲統計,今年上半年高雄房屋銷售天數拉長10天以上,平均要94天才能成交,而議價時間越拉越長,購屋族認為「降價15%」根本還不夠,根據永慶房產趨勢前瞻報告指出,當房價較高點時下跌15%,僅53%的高雄人願意進場買房,和不願意的比例戰成五五波,顯示高雄人的房價甜蜜點還沒到。
如果能用更便宜的價格住新房子,二手屋只能繼續被發好人卡,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副理事長鄭啟峰向蘋果日報分析,新屋以破盤價去化賣壓,加上貸款成數高、屋況新,自然能讓購屋族心動,過去部分中古屋屋主仍對成交價有所期待,但踢到鐵板後,也到了被迫降價求售階段,短期內房市沒有回溫跡象,將在低點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