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在現今寸土寸金的世代,民眾買房的實際購買面積遠遠跟不上房價漲幅,尤其台北市更是明顯,不僅房子愈買愈小,須付出的成本更是愈來愈高。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高房價的雙北市,近三年在房價持續走高下,民眾購屋空間更被迫壓縮,其中以台北市居住空間最小,去年平均移轉面積約24.38坪,不僅年減5.4%,較兩年前移轉面積約26.58坪,再縮小8.3%,成為六都中房價最高、居住空間最小的都會區。
且新北市居住空間也同步受壓縮,雖然去年平均移轉面積約26.19坪,年增0.2%,不過居住面積較兩年前約27.73坪減少5.5%;而像台中也略微減少,桃園、高雄與前兩年相差不大,六都僅台南市平均每棟買賣移轉面積約39.7坪,移轉面積空間持續穩居六都之冠。
現今寸土寸金的世代,民眾買房的實際購買面積遠遠跟不上房價漲幅。圖/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攝影
![台北市文山區街景(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c2MjE2MW5ld3M,/fcf6003e2ae00c93_1600x1200.jpg/qs/r=21995)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以市場現況來說,出於薪資收入偏低,民眾可花費在購屋的金額上不多,加上投資出租客群更以低總小宅為主,因此小坪數交易愈成主流,甚至不少資產階級購屋給海歸二代,也青睞總價低於豪宅稅門檻的中小坪數輕豪宅。
陳炳辰說,未來恐只剩二線城市因土地、建築成本低,加上長久以來的居住習慣,以及沒有太多投資族群,進而多有透天或中大坪數的大樓,在數據上會維持一定的舒適居住坪數,房市走熱下,一線城市房產交易面積都將持續走小。
陳炳辰說,換屋民眾若仍想有價格、空間、機能權衡的高CP值物件,以新北市來說,如淡水更有單價二字頭的新屋大樓,來到二到三房的使用空間,亦有生活機能,不過市中心地帶要有大空間便會反映在價格上,台北市的中古屋都要兩三千萬,並非剛性需求者的主要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