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林于蘅/台北報導
國發會明(28)日發布去年12月景氣對策信號,回顧去年11月情勢,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驟降5分,以17分驚險守住「黃藍燈」,創逾兩年來新低紀錄,距離「低迷」的藍燈僅有一分之差。
綜觀影響景氣燈號的各項數值,加上國際情勢的紛紛擾擾,去年12月的景氣對策信號恐怕難守黃藍燈底線。
近一年景氣燈號變化。(圖/經濟日報提供)
九項構成項目中,去年11月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原本「趨熱」的黃紅燈轉弱,卻也是唯一還亮著綠燈的指標;其餘指標都亮起警示性的「趨弱」黃藍燈,尤其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更已墜至「低迷」藍燈,反映去年年底在生產面、貿易面及消費面均顯疲態。
再觀察研判景氣趨勢重要依據的領先及同時指標,領先指標已經連續六個月下滑,累計跌幅為2.34%;同時指標更是連11跌,累計跌幅達2.74%,雙雙跌破長期趨勢平均值100,國發會當時就表示,顯示景氣擴張逐漸趨緩,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觀察12月各項數據,台股遲遲無法收復萬點大關,相較於上年同月的高點,股價指數年減9%;代表活期性資金的貨幣總計數M1B年增率5.69%,雖仍向上攀升,卻未跨過加分門檻。
另一方面,去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1.22%,終止連九月正成長;按新台幣計算的海關出口值也轉為負成長。近日台經院公布的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雖然數值上止跌回升,但成長幅度有限,台經院表示反彈不代表景氣回升,國際上的不確定因素仍然相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