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胡珮蓉/綜合報導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只針對買賣時的「資本利得」,外界質疑政府治標不治本。財政部回應,擔心民眾恐無法負擔驟增的持有成本,加上不動產的買賣獲利是民怨所在,所以選擇優先修正資本利得稅。但房改聯盟質疑,可能是因為修正持有稅的推行阻力較大,所以財政部才先跳過,但若只有交易稅採房地合一、持有稅仍按公告價格,稅改效果恐會不如預期。
房改聯盟質疑,若只有交易稅採房地合一、持有稅仍按公告價格,房地合一的稅改效果恐會不如預期。(好房資料中心)
![房地合一 審查(大刊頭)](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NzAxMzk1bmV3cw,,/6d453b4b694358fb.jpg/qs/r=16888)
財政部的稅改政策被學界認為只做了半套,德明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接受聯合報訪問時便指出,目前的稅改方向並沒有觸及到「地價稅」和「房屋稅」兩個持有成本的核心關鍵。對於外界的質疑,財政部表示,若突然增加不動產的持有稅,民眾恐怕無法負擔,而不動產買賣的龐大獲利才是民怨之所在,所以將優先處理房地產交易時的資本利得。
但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接受中國時報訪問時質疑,財政部是否因為持有稅稅改所牽動的範圍較廣才暫不提及。而房改聯盟也指出,若只有交易稅採房地合一、持有稅仍以公告價格為稅基,改革效果恐怕會不如預期。建議政府採用大量估價的方式重新評估稅基,並以實際的交易價格作為不動產稅制的基礎,才能將稅制徹底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