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成蔭、王慧瑛/新北報導
新北三重區六張街建案鄰損案為小基地都更,面積僅97坪,自2017年危老條例上路迄今,新北累計核准592件危老重建案,小於百坪近200件,雙北土地價值高,土地整合不易,基地小、成本小的「鳥籠危老案」增多,施工安全及品質是否打折扣引起關注。
三重大樓工地「莘聖沐光居」施工挖地下室過程出狀況,造成左右兩棟房子傾斜並火速開拆,民眾一夕間失去家園,肇因仍在調查中。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說,三重危老案施工出包問題不在面積小,近年營建量能供需失調,出現專業隱憂,推動危老重建不需要因噎廢食,是要重視營造業體質。
汪說,蓋房子過程損鄰除建設公司難迴避責任,營造端也是重要角色,近年許多小型營造廠面臨專業人力不夠困境,甚至將本求利,造成品質或把關缺口。建築師監造、政府查核是第二線,關鍵在於營造廠專業素質。
危老重建沒有基地面積限制,房子屋齡逾30年,政府可提供耐震能力初評、重建計畫補助,及工程貸款利息補貼等。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辜永奇直言,小基地建案危險性確實較高,都更容獎最高50%、危老容獎最高40%,兩者上限差距小,建議調整差距,讓小建案能減少。
「危老重建條例」中的時程獎勵到今年5月將結束,不少人趕在獎勵結束前申請。新北都更處指出,地價愈貴的行政區愈容易出現小基地危老都更。
新北都更處副處長李擇仁指出,很多小面積都更案是自然人自行找營造商,或者先申請完「待價而沽」。小基地確實較無法做「街廓型都更」,難以規畫周邊公園、廣場等公設,市府持續透過大面積公辦都更,盼以公辦示範案引領民間跟進。
市議員連斐璠認為,應避免這類小基地建案,完整都更才有意義,政府應設法突破;市議員彭佳芸認為,推都更挑戰大,危老重建是加速的方式之一,市府應對這類小建案加強把關才是解決問題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