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1912

《經濟教室》恩格爾係數的迷思

#地方 #恩格爾 #薩克森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GDP #家庭消費 #恩格爾係數

工商時報/于國欽

恩格爾1857年發表的《薩克森生產與消費的關係》一文指出隨著所得成長,食、衣、住、行、育、樂等家庭消費占比也會跟著改變,食品會下滑、住宅不變、而用於教育、娛樂等支出的比重會提高。

依家庭所得五等分位,最高所得組69~79年的消費成長110%、79~89年成長82%、89~102年成長14%,而這三段期間最低所得家庭的消費成長率依序是91%、69%、10%。十九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E.Engel)發現隨著所得水準提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比重會下滑,住宅燃料持平,而用於文化、娛樂、保健及教育的費用會提高。著名的恩格爾係數即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的比重。

依恩格爾的看法,恩格爾係數若超過0.5,這是一個貧窮的國家,0.3則表示這個國家已進入小康階段,若降至0.2以下則代表已進入富裕的社會,這個消費結構隨所得提高而改變的現象即「恩格爾法則」。

我們以此一法則來檢視一下台灣,三十年多前,國人所得偏低的年代,台灣的恩格爾係數確實極高,民國68年以前始終在0.4(即40%)以上,隨著所得成長,民國80年降至0.25,而至前年已降至0.16。

醫療支出成長最快三十多年來,台灣家庭消費用於食品的比重愈來愈低,而用於休閒、文化、醫療保健則大幅提高,以68年~102年而言我們的醫療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費由4.6%升至14.7%,是成長最快的項目,同期間休閒文化及教育支出占比也由6.9%升至9.7%,而用於住宅水電瓦斯的比重則三十多年來沒有太大變化。

台灣三十餘年來的統計,大致符合恩格爾法則,但我們若觀察近十年的資料則會發現,我們的恩格爾係數幾乎沒有變化,民國93年台灣的恩格爾係數降至0.16,此後十年只有小幅波動,至102年仍是0.16。

近十年食品支出占比未繼續下降,而受到少子化影響,教育支出占比逐年遞減,休閒旅遊花費逐年提高,醫療保健、交通與通訊、餐廳及旅館則漸次升高,這主要是因健保費調高、手機推陳出新、以及外食人口快速成長所致。

台灣恩格爾係數十年不變,其實也反映了十年來所得停滯的情況,所得停滯使得家庭食品消費占比仍高達16%,相對也限縮了休閒、文化、衣著、家具的開銷,依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十年來衣著鞋襪占消費比重由3.5%降至3.0%、雜項消費更由7.1%降至5.6%。

這個結構自然影響了家庭消費的成長動能,台灣在民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每十年的消費成長幅度高達80%以上,但近十四年的成長率卻僅13%,與歷年各階段相比,目前的台灣可說是處在消費動能最弱的階段。

我們若再細看五等分位家庭所得組的消費情況,更可發現,近十四年(89~102年)第四、五位分組的家庭(所得較高者)消費仍有15%的成長,但第一、二分位組家庭消費增幅甚至不及10%,高所得通訊、休閒文化支出明顯成長,但低所得者幾呈停滯。

富裕中的貧窮社會?依恩格爾法則,當恩格爾係數低於0.2則該國已進入富裕社會,台灣早已低於0.2,按理說已屬於恩格爾法則定義的富裕社會,但事實上,由於所得差距的擴大,已影響了消費動能,及民眾的福祉,台灣這個富裕社會仍然潛藏著許多不確定的風險,台灣算是富裕社會嗎?或者是富裕中的貧窮社會?值得深思。

于國欽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