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業界傳出,台積電(2330)考量車用半導體供需不再嚴重吃緊,加上多數車用晶片客戶可轉至日本、美國等地新廠生產,歐洲新廠時程因而延後,最快2025年才會浮上檯面,比原預期遞延約二年。
台積電今年元月舉行法說會時透露,正在與客戶及夥伴接洽,將根據客戶需求和各國政府的支持狀況,評估在歐洲建立專注於車用技術的特殊製程晶圓廠的可能性。對於傳出歐洲新廠腳步延後,台積電表示,維持先前法說會上的看法,目前沒有更新的回應。
業界人士指出,先前車用晶片一貨難求,台積電除了加快台灣廠區產能調度生產之外,日本、歐洲等地新廠也鎖定車用領域,但隨著半導體景氣修正,主要晶圓代工廠都有更充裕的產能調度生產車用晶片,使得晶片荒獲得一定程度改善,甚至達到供需平衡。
市場先前盛傳,台積電為前進歐洲設廠,已派出團隊兩度前往德國等地考察,一度傳出最快今年內有望定案。但近期英飛凌、瑞薩、德儀等車用晶片大廠陸續釋出大手筆投資擴產的消息,若台積電歐洲設廠時程遞延,某種程度上也意味公司高層看到車用晶片市場需求鬆動,不再像之前一樣大缺貨,因而踩煞車。
一旦台積電歐洲設廠腳步延後,業界人士分析,其歐洲車用晶片客戶後續可能維持在台積電台灣廠區,甚至轉往日本、美國等地新廠生產,有助台積電活用海外廠區產能。
尤其日本官方正積極鼓勵台積電在日本設立第二座晶圓廠,自民黨國會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會長甘利明並拋出希望導入極紫外光(EUV)機台的訊息,業界認為,若未來日本官方祭出更多補助,台積電日本廠區將可支援更多日本當地與國際車用半導體客戶先進製程需求。
業界分析,若台積電歐洲布局腳步放緩,也並非壞事,尤其景氣波動變化大,加上通膨壓力居高不下,赴歐洲設廠成本估計遠高於美國與日本,也會對台積電海外派駐人力造成更多考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