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
實施休耕補助新制後,桃園縣第一期稻作秧苗需求量約增加2到4成,很多老農民因無力耕作,乾脆將農地「無償」租給大佃農,二期作再協助翻耕,以合法取得休耕補助4萬5000元。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桃園縣育苗協會理事長曾盛佳表示,休耕補助政策改變,將使得桃園縣一期稻作耕作面積大幅增加,很多過去長期休耕的農地,紛紛都已整地準備插秧,讓桃園縣秧苗需求量大增。
曾盛佳估計,以桃園縣桃園及石門水利會灌區外農地而言,因灌溉水源缺乏,秧苗需求量約增加2成,但兩水利會灌溉區域內因水源充足,秧苗需求量將會增加到4成左右。
「過去實施休耕政策,育苗中心倒掉一堆。」桃園縣新屋鄉九斗育苗中心負責人彭勇三表示,由於長期休耕,很多農田根本不耕作,生產秧苗的育苗中心業者悽慘不已,倒掉三分之二,現在秧苗需求量增加,有可能會出現缺貨情形。
但彭勇三警告,就算秧苗順利插下去,今年6月收成時,因收穫稻穀數量遽增,將面臨烘乾機嚴重不足窘況,割稻以後濕穀無法立即烘乾,將會衍生其他不可預測的問題,這些政府都要及早因應。
「唉!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種稻了,」新屋鄉老農民說:「我們根本沒有體力種下去了,政府規定只能休耕一期,另一期只好無償租給大佃農或有興趣的農民耕作了。」
桃園市泰山里張姓農民證實,休耕補助的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桃園縣有很多農民為領取一期休耕補助4萬5000元,將農地免費「借耕」,收成歸對方所有。
雙方同時約定,由耕作的大佃農負責第二期農地的翻耕,讓老農民符合領取休耕補助金的資格,如此雙方「互蒙其利」,成為休耕新政策的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