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蔡政府多次承諾的礦業法修法進度歸零後,首例西部復礦、新竹羅家開礦案昨三度進入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環團、居民要求落實更科學精密的地形地質調查,但雙方幾度交鋒未達共識,開發單位堅持成本過高,跟安全也無關,還說「全世界有山就有落石」。
羅慶仁、羅慶江兩礦區四年前裁定進二階環評,因三年前紀錄片「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罹難,喚起礦業法修法呼聲,採礦案件也隨之停擺。但礦業法修法在上屆立法院會期跳票,羅慶仁等兩礦場得以重闖環評。
民間團體要求環保署在「水泥業礦業政策環評」完成前,暫緩個案環評。 記者徐兆玄/攝影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昨到環保署前抗議,要求水泥業礦業政策環評完成前,應暫緩個案環評,並呼籲民進黨盡速啟動礦業法修法,主張礦場與聚落、建物至少距離一公里以上。
針對羅家礦區地形地質調查,環團長期堅持使用光學雷達、干涉合成孔徑雷達,主席李培芬也建議參酌,否則到正式環評階段發現「這個沒做、那個也沒做」。但開發單位多次拒絕,認為現場地表裸露看得相當清楚,也做過相關地形測量,不需要花這麼多錢,跟安全也沒直接關連,還說「全世界只要有山就有落石」,礦場也一定會發生。
多名反對開礦居民表示,此案預計開採十年,但留下的滯洪池、砂石跟生態破壞,「關礦後就放爛?」居民還是要在當地生活、喝當地的水,承受一切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