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甘嘉雯/桃園報導
耗資千萬元的八德客家文化廣場,占地達436坪,但成立8年來,客家團體使用意願不高,市議員呂淑真7日要求活化客家文化廣場,讓更多團體使用,不要變成蚊子廣場,市長鄭文燦表示,這個地方的確不該設立八德客家文化廣場,這是錯誤政策,應該要改建成一般公園。
八德客家文化廣場 養蚊子。(甘嘉雯翻攝)
呂淑真表示,桃園市客家人有80多萬人,其中八德有5萬多人,但八德客家文化廣場根本不會有人去,也不應該在這裡辦活動,這裡不是客家村。
呂淑真說,客家文化廣場是升格前的八德市公所於2009年向將國有財產局申請撥用土地興建,當時的縣政府補助600萬元、公所自籌400萬元,整個廣場以開放空間為主,還有長長的涼亭,只是廣場長期以來乏人問津,雜草叢生,使用率很低,變成蚊子廣場,沒有人,只有流浪狗出沒。
根據了解,八德客家文化廣場位於大興路1266號,地理位置非常偏避,社團使用意願不高,目前客家事務局有定期維修,客家事務局長蔣絜安表示,除補助團活動之外,也致力語言教學、文化傳承、促進產業等,並舉辦桃園市客家知識學苑 ,推廣客家文化。
市長鄭文燦表示,這裡的確需要改善,這是錯誤的政策,應該改成一般的公園,而非成為客家文化廣場,將重新活化成為公園,讓民眾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