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定宇/新北報導
新北市為保障外送員工作權益,擬定「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預計最快5月可上路實施,但條例限制外送員1天上班不得超過12小時,引發外送人員不滿,質疑限時工作美其名是避免外送員過於疲勞,但實際上是讓外送員無法獲得獎金,變相圖利外送平台。市府勞檢處則表示,詳細條文持續溝通調整。
新北市青年局昨舉辦「五一勞動影展」展出影片《零工經濟:APP奴役制度》,探討外送員工作權益,市長侯友宜表示,警察出身背景因此最重視工作職安,新北外送員人數約10.2萬人,在路上看到騎機車最快就是外送員,每天送餐量一定很大,認為外送員工作的職安、勞保等問題需解決,因此前年擬出「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希望透過法律保障照顧外送員。
不過,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蘇柏豪則認為,自治條例草案中其中「外送平台業者不得使外送員每日累計外送服務期間超過12小時」,該條文限制外送員每日工時,卻無設置基本薪資,但外送平台設有許多獎金門檻制度,需長時間工作才能獲取更多獎金,限制工時後無法獲得獎金也沒基本薪資,認為是變相圖利平台、壓榨外送員。
另外,他認為,颱風假外送員停送及恢復送餐,應明訂是否由政府統一宣布,以免亂套。外送員的特殊工作模式,可參考計程車現行起跳價及里程價,以保障外送員薪資。
市議員林金結則表示,該草案正在大會審議,針對限時12小時部分,出發點是保障外送員工作避免過於辛勞,當然平台、外送員及議會都有不同聲音,但若現在退回局處修改,恐怕草案上路又將長時間拖延,認為可先行公布實施,上路後經過1個會期再針對實務運作後發生的問題進行檢討修正。
新北市勞檢處長陳淑貞說,自治條例關於颱風天停止外送,實務上考量天災預測可能會不准,可能雖放颱風假但天氣晴朗,卻讓外送員不能送餐情形;另關於限時工作12小時部分,也已聽取外送員心聲,將持續與議會及外送員溝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