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毓嵐、洪正吉/特稿
事隔不到一年,國內再爆食安問題,消費者及受害廠商異口同聲直指,是誤信GMP國家認證,結果政府一臉無辜地推拖,理由又跟去年底一模一樣,搞了半天,GMP真的只是廠商花小錢跟政府買的假保證書,誰相信誰倒楣。
業者相信上游廠商通過GMP及SGS認證才購買原料,不料還是在此波餿水油風暴中鏢。圖為「食品GMP微笑標誌」。
遇事推拖 令人倒胃口
根據經濟部的說法,現在的GMP只是針對生產線作認證,一種產品一條生產線,一家公司可能有很多產品,但不是每項產品都有GMP。這話似是而非,去年底說還有民眾相信,但食安連環爆後,消費者現在就跟聽到餿水油一樣倒胃口。
試問,民眾上街買東西,誰會注意廠商什麼產品有GMP,什麼產品沒有。即使有民眾那麼細心,廠商幾乎也都想辦法讓民眾誤信所有商品都有GMP,誤認獲GMP的是公司不是產品。政府不全面把關就算了,還讓不肖廠商打著政府認證欺騙消費者,更別說獲GMP的產品也中鏢。
苦民所苦 速落實食安
經濟部也說,GMP沒有強制性,有來申請的廠商才檢驗。但民眾只信政府會把關,誰管你強制不強制。這不等於告訴民眾,有GMP的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沒有GMP更是沒得管。
面對民眾的質疑,經濟部最後把食安冀望在明年落實的新制GMP,強調未來會採全廠同類產品全數認證,改善目前同一廠家、個別產品認證方式。但依經濟部的邏輯,GMP有其侷限性,屆時問題可能變成原料等生產線以外的領域,GMP無效又會有另一番推拖之詞。
其實,民眾要的很簡單,只要告訴我什麼能相信,用什麼做判斷就好,GMP做不到就換個方式,經濟部或衛福部做不到,就行政院自己來,民眾要的是食安,不是GMP或GHP,什麼能保障食安,政府就做什麼,別出了事,理由比民眾的苦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