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可文/澎湖報導
創造澎湖新風華,澎湖縣爭取10多年的海洋地質公園再現曙光,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10日邀集專家學者跨海澎湖,舉辦「澎湖海洋地質公園」說明會,盼以專業結合地方注入新活水,展現澎湖之美。
鬼斧神工的澎湖玄武岩之美,朝野有共識一起推動「澎湖海洋地質公園」。(陳可文攝)
澎湖縣政府於2002年成立澎湖縣玄武岩地質公園設置推動委員會,迄今已15年了,縣府彙整澎湖地質、地形、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等資源,爭取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名錄或世界地質公園,可是「雷聲大雨點小」,空歡喜一場。
研究指出,澎湖群島擁有全台灣最古老的火山地質景觀,尤其火山熔岩玄武岩更是全世界少見的地形景觀,風化及海蝕的龜裂柱狀、板狀、片狀等玄武岩型態,彷彿上天鬼斧神工的傑作。
如今推動澎湖海洋地質公園議題再獲中央青睞,農委會特地委請台師大、高師大、台大及東華大學專家學者規畫研究,更邀集觀光局澎管處、縣府、鄉市公所、社區民眾鼎力支持,齊聚澎湖舉辦推動說明會。
學者指出,澎湖早期規畫吉貝嶼、奎壁山、桶盤嶼、小門嶼、望安島、七美島6個地質公園,其實這些只能當作地質景點,實質上整個澎湖就是最正港的地質公園。
林務局強調,去年已正式公告通過將地質公園納入文化資產保存法,未來澎湖推動海洋地質公園更有法源依據,這象徵了2017年正是台灣地質公園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