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6351

都是血汗錢!大樓公共設施到底有哪些? 這張圖說清楚

#公設比 #中古 #租售 #預售 #大樓 #買房
好房網News記者林清坤/綜合報導
 
在買房時,公設比可謂是住戶購買大樓時最重要的比較項目,而近年的公設比數字更較以往來的高!很多人都知道管理室、停車場、中庭花園、書報閱覽室,這些每天會經過的公共設施,不過大多人卻不明白真正跟我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有哪些?
 
對此,臉書房產專家《賣厝阿明 知識+》近日發文,特地整理了一張公寓大廈相關設施位置圖供大家參考,詳細解釋了容易被大眾忽視的14大公設重點。
 

 

大廈相關設施位置圖。圖/翻攝自《賣厝阿明》臉書
大廈相關設施位置圖。圖/翻攝自《賣厝阿明》臉書

 

 
1.蓄水系統:老公寓蓄水池因多半設置在陰暗地下室,稱為水箱,但因為位置會跟地面等高或是比地面低,容易讓污水流進蓄水池,導致自來水有二次汙染的可能。為了改善水質及符合建築法規規定,新建物多數將「水塔」設在「屋突」位置。
 
2.加壓馬達:通常設置於頂樓水錶水塔附近。高度超過60公尺的建案(約14層樓)部分建商會裝在『中繼水箱』機房。
 
3.中繼水箱:大多在整棟樓的中間樓層(以 16 樓大樓來說,可能會設置在 6-8 樓)
 
4.消防設施(防火器/偵煙器):會在家中各空間天花板上方,而公共空間則是每20到30公尺要設置一個。
 
5.垃圾處理:大多建案會規劃在地下室或是一樓的公共空間,方便垃圾車進出,確切位置也可以從竣工圖上方確認。
 
6.發電機:可以透過竣工圖,查看是否標註在地下室平面圖。同時確認原先建商交給政府的「消防安檢資料(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報告表)」上方應該會有發電機的資料,也可能有文字描述發電機位置所在。安檢資料可能會跟竣工圖說一起保管,也有可能是消防局保存。
 
7.配電室:只要面積超過兩千平方公尺,或是一千平方公尺、六樓以上的建築物,都有這樣的配電室。
 
8.逃生門:八層樓以上的大樓,每個樓層要備有2個逃生梯安全門。
 
9.當層排氣孔:不是每棟大樓都有此設計,可查看大樓各樓層之房屋外部是否有獨立對外排氣管道來做參考依據。
 
10.室內管道間:通常會固定在幾個地方,室內常見於衛浴旁,浴室因管線眾多,包括冷熱水管、排水管、糞管等。
 
11.緩降(逃生)梯:民眾可以查閱消防圖說,知道緩降機設置的位置是否會在自己的家中。依規定集合住宅2樓以上10樓以下,所有住戶人數的總和在30人以上100人以下時,須設罝一具避難器具,超過100人以上時,每多100人也需要增設一具緩降機。
 
12.受信總機:是大樓的心臟,如果建築物發生火災,會顯示火警的地點並即時通報,通常會設在社區管理事有人值班的地方。
 
13.公共管道:公共管道空間通常位在電梯旁及大樓地下室,放大樓所有線路,如電線、瓦斯、網路、電纜等,都是先經由公共管道間再拉至各戶室內。
 
14.汙水處理:舊型社區建案大多設置在大樓的最底層,而近年來建築技術改良,新大樓的污水處理通常會直接接到公共管線處理。
 
針對公設比問題,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孫振義表示,建築物所有權登記分成專有部分與共有部分。專有部分包含主建築物與附屬建築物(陽台、雨遮等),共有部分則內容琳瑯滿目,通常包含門廳、走道、管委會空間、機房、垃圾集中室、車道等,而專有部分以外的面積即被稱為「公共設施」。然而,由於建築產品並沒有制式規格,所以政府針對公共設施的合理比例亦一直沒有明確規範,長期都是由市場機制主導。
 
而建築產品一般而言都必須依據法令設置一些基礎的公共設施,例如樓梯、電梯、機房等,無可厚非。建築物設置適當、適量的公共設施,也有助於提升使用者的生活品質與環境舒適。然而,由於目前臺灣在主建築物與附屬建物採同一價格合併計算,故消費者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對於公共設施比與公共設施內容就得精打細算,才能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阿坤 的新聞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