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曾威智/綜合報導
財政部今(19)日舉行第2場房地產稅改座談會,但在這場會議召開之前,民間團體就認為,過去第1場會議內容只著重在不動產的交易成本,對於「持有成本」,也就是房屋稅、地價稅等持有稅卻忽略不談,因此在座談會召開前一天,民間團體為此舉辦一場民間版的「不動產稅改座談會」,呼籲政府應全面稅改,才能達成房市「4大目標」。
認為政府稅改只做半套,民間團體日前自行舉辦一場「不動產稅改座談會」(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攝影)

財政部日前在7月24日召開第1場座談會,會後達成了房地合一課稅等5共識,但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房屋委員會、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不動產業界、學術界和公民團體,認為政府應檢討並推動持有稅、不動產交易所得稅與配套措施的「全面稅改」,才能達成「抑制囤房、健全房市、租稅公平、改善財政」,解決房地產亂象。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表示,台灣的房價很高,土地稅卻很輕,才會讓外界視為「炒房天堂」,而政府常一開始都說要改革,最後卻不了了之。他建議,不動產稅改應該拉高行政層級,列為重要改革方案,且「不能再拖了」。
393公民平台房地產稅改計劃主持人花敬群也在《NewTalk 新頭殼》表示,如果只是片面的稅改會有副作用,全面稅改才能讓房價回歸合理,且空屋和囤房問題也能解決,最重要還能挹注政府財政。他說,房地產持有稅的改革應該遵循「房地合一」的原則,只要「自住輕稅、非自住加稅」,就不會有重稅擾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