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20日指出,民間消費活動的成長因疫情干擾而受挫,估測上半年會衰退2.42%,全年則可望成長1.25%,但遠不及4月時預估全年5.08%的成長幅度。學者專家更提醒,潛在無薪假人數恐多達60萬,是下半年及明年經濟發展最需注意的問題。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提醒,目前勞動部統計的無薪假為3.1萬人,但有一項官方統計沒被發現:每個月工時不足35小時的人數,5至6月增加了60萬人,「這些人都是潛在無薪假人數」。
學者認為下半年有隱憂,潛在無薪假人數有60萬。圖/中時報系資料照
![截至6月30日總計有1440家企業實施無薪假,續創史上新高。圖/本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U2MzA1OG5ld3M,/45e5efd3d4ef176c_850x430.jpg/qs/r=22000)
他說明,這個族群的所得非常、非常低,人數卻非常龐大,反映的是全國三級警戒以來,和內需相關的產業全部受到影響,特別是服務業,過去提供的龐大就業機會都在疫情期間快速轉為失業,加劇就業市場的寒冬。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東北亞區高級經濟分析師符銘財也建議,下半年國境應該在符合防疫條件下解封,一定要開始有行動,否則會拖累明年台灣經濟的進一步復甦。
中經院估測,2021年民間消費動能來自兩項不同以往的支撐,一個是固定資本形成年增達6.85%,獲得科技產業持續推進製程,國內都更改建,與生醫研發挹注,對成長率貢獻約1.56個百分點。
其中民間投資年增率8.01%,較4月的估值4.38%,幾乎是倍數,單是民間投資一項對GDP就貢獻了1.48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表示,以國內產能為主的台積電等大型企業,將繼續擴大資本支出,台灣產業有國際競爭力以及強勁需求:此外,大型綠能相關投資也在持續進行,因此可以延續下半年的經濟榮景。
至於另一項對民間消費帶來新動能的是台股交易金額年增1.6倍,蔡鈺泰說,去年日交易量均值2,960億元左右,今年來在5,500億元,證券交易手續費為業者帶來豐富收入,主計總處估計可增加民間消費項目0.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