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朝欣/雲林報導
走過1甲子,當年的遠東第1大橋西螺大橋風采依舊,7日「2013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開幕,當年參與建橋的4名老翁現身話當年,他們看著愈發鮮紅的「遠東虹橋」與20公尺的巨型老照片,回顧建橋時的物力維艱,相約12日再聚首為大橋慶生。
回憶過去 西螺大橋走過1甲子時光,4名參與建橋的老者現身回顧歷史、話說當年。(記者張朝欣/攝影)
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自民國42年通車至今,已整整走過1甲子,早年是軍事戰略重地,肩負南北交通運輸命脈,也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史。
昨天觀光文化節正式開跑,主辦單位特別邀請當年參興建橋的鄭木和、廖木圳、黃再藤、詹留與會,回憶起1甲子前的時光,人已老橋依舊,4人也備感光榮。
年近90歲的鄭木和回憶說,日治昭和12年(民國26年),日本人花費4年時間興建32座橋墩,卻因二戰爆發而停工,但已為大橋打下基礎「當時每天工資僅5毛錢,雖然辛苦但大家都不覺得累,因為這是屬於家鄉的偉大建設」。
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2大橋,也是當時遠東第1大橋,連結雲、彰2縣,在各界努力下共同爭取經費定期整修,橋身常保鮮紅,美麗非凡且充滿歷史身影,是國內外著名的文化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