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湘芸/綜合報導
疫後觀光熱絡,交通部觀光局推動觀光巴士「台灣好行」優化服務,今年新籌開18條路線,已有6條上路,全台總計69條路線,另輔導各路線每月增開逾1400班次。但疫後大客車駕駛員缺工未解,不僅觀光局無奈,無法將班次開到最大量,業者透露,「台灣好行」駕駛仍缺2成左右,大嘆只能挪A補B,造成觀光、通勤客運班次互相排擠。
交通部觀光局代理局長周廷彰表示,「台灣好行」景點接駁公車邁入第13年,目前有69條路線,疫後為活絡國旅市場及增進外國旅客便利性,推動優化服務,包含乘車半價優惠、增開班次、新增串遊路線,及景點招呼站牌融入特色等4措施。
觀光局今年陸續新增台灣好行路線、增班次,全台有36家客運業者投入。不過觀光局表示,雖然疫後希望增加供給,讓班次更密集、增加更多路線,但駕駛員量能一直都有困難。客運業者除了營運觀光巴士,也會做一般通勤路線,每家重心不同,像是南投客運、屏東客運就投入較多量能在觀光。
客運業者透露,「台灣好行」駕駛仍缺2成左右,即便招募到駕駛,也未必會優先選擇投入觀光路線,畢竟觀光搭乘人次與通勤路線相比仍是少數。業者也說,雖公路總局對駕駛招募祭輔導措施,但緩不濟急,觀光和通勤路線勢必要有所取捨。
觀光局表示,今年初已核定新增基隆市(濱海奇基線)、台中市(豐后線)、南投縣(日月潭-溪頭線、瑞龍瀑布線、雙龍線)、高雄市(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及雲嘉南管理處(養嘉湖口線)等7條路線,8月再評選出11條新增景點串遊路線,如「日月潭-阿里山線」、金門的「國境之西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