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鍾維軒、林麗玉/台北報導
再過兩周就要過年,台北年貨大街本周四開賣,但受疫情影響,2021年有店家、無攤商,年貨大街冷清清,恐人潮不到往年五分之一。迪化街商家說,2021年因不能設攤位,店家估計損失數萬、十多萬租金收入,銷售業績恐更差,只剩老主顧撐,盼市府幫幫忙。華陰街店家說,2021年因疫情不能設攤,採買人潮恐大幅減少,損失難估計。
北市商業處長高振源回應,市府已輔導後站商圈舉辦線上採買促銷活動;迪化商圈也推出線上年貨商城,並有相關宣傳活動。高表示,儘管2021年取消實體活動,但年貨大街都還布置有濃濃的年節氣氛。
永樂廣場有旅遊團和民眾在休息,但人潮不如以往。記者鍾維軒/攝影
![](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c3MDg0MW5ld3M,/51d6010bc215a6bd_1280x960.jpg)
但記者實地走訪年貨大街,正值寒假,商圈的確有不少觀光團和散客民眾,但比起往年開辦年貨大街時的盛況仍相差很多。茶葉老店員工表示,2020年此刻,年貨大街商家門口攤商,早已準備好等著開賣,老闆說,停辦年貨大街顧客減少是必然。
南北貨、中藥行老闆娘則認為,老顧客買歸買,但過去還有路過民眾願意進入店家看看商品,與2020年過年的業績相比,預估2021年過年業績下滑4成,「扣除年貨商品,就和平日一樣,少了年味」。老闆娘說,防疫重要,店家生存也很重要,很多店家期待過年財,盼政府能在防疫之餘,思考如何兼顧經濟,讓店家撐下去。
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徐慶棋則樂觀表示,其實過去人潮擁擠,是因為有攤商擺在路邊,道路變得狹窄,所以人看起來比較多。
台北年貨大街例年都是農曆年前兩周左右開賣,也因南北乾貨、零食、瓜子、糖果等年貨齊全,歷年都能吸引相當多人潮採辦年貨,整條年貨大街店家、攤商叫賣聲不斷,但今年民眾人擠人採買盛況恐不復見,幾乎店家都說,採辦年貨的年味少了許多。
華陰商圈促進會副理事長黃章寬表示,往年只要年貨大街一開賣,應該吸客超過五倍人潮,但今年取消實體攤位,可能只有老主顧會來,許多逛街採購人潮應該少很多,業績應會損失不少。
對於2021年市府改推線上採買,也有店家說,推動的時間太慢,現在才推根本來不及,還是要整體規劃,直嘆「今年的年不好過!但防疫、健康還是比較重要,不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