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世華
在即將跨年的歲末之際,大家通常比較能夠靜心地去回顧與展望,2017年的最後一篇專欄,就來談談比房地産市場更大的格局議題,因此文長,也請大家耐心看完!
我想每一個人之所以接受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要學習謀生能力,所謂基本的謀生能力,通常只要擁有一技之長,在群體互助的社會之中,就一定會有活兒幹,只要是有活兒幹,就不會沒有飯吃!可是現在的經濟社會已變成即使擁有一技之長也未必真的能餬口。
什麼是一技之長,在房產居家生活產業當中,像是「開鎖、配鎖」這一個小項目,其實也是不可缺少的,單純學會這項技能,就只要選定一個區域開一個小小的店舖,用不著太大的空間和租金的預算,自然也可以維生。因為一個區域的房產居住市場裡一定會有人買屋、換屋;要不就是租屋、換租,不管是買賣或租賃,只要其中有異動,鎖店就會有商機,也就能生存。這就是典型內需產業的勞動生態!
經濟活絡,各行各業商機發達,民眾生存、生計的問題仍沒有疑慮,但是當社會的經濟活動停滯,難道就不值得憂心了嗎?昔日怨房價高漲打房首推之「奢侈稅」,計較如何讓有錢人多吐一點錢出來,像一齣懲罰富者投機的戲碼,一開始看得全民樂透叫好,但是當火車頭的經濟活動一下子停滯消失,不單衝擊「配鎖、開鎖」這種被動型態商機,就連建材、家電、飾品、生活服務和製造業……等産業,甚至其他純粹依賴內需生存的一般勞動成員,又該如何改變現狀?
於是有人會說,在自由競爭的市場,失去機會的人自己應該要懂得自我提升,否則就只能接受被淘汰,錢財入不敷出的原因是個人問題,那些賺不夠來花的人就是因為不懂得理財所以才會如此,他們為什麼不去投資?……「為什麼不投資理財?」有這種想法的執政官僚,不也就像是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亦如「恐龍法官」迂腐荒謬無異一般!即便是投資理財也和炒房一樣是「資本經濟」、並非是「勞動經濟」。
台灣經濟成長率就只有兩趴多,這兩趴多的其中又有六成以上是出口,但高科技產業出口賺的錢大部分又都是外資拿走的,因此國內市場的經濟動能實際上就只靠內需市場苦撑!如果不去探究「M化」造成新增弱勢族群比例增加的原因,而歸究於民眾個別的競爭力差異,那麼就好比是將庶民百姓棄之於叢林,自行去面對「弱肉強食」與「適者生存」的野蠻生態沒有兩樣。
所得與資產財富「M型化」,不論開「奢侈稅」或「房地合一税」的藥方並不能治本,當全球因科技化的生產力提升之後,從事於生產製造的勞動人口需求降低,同時即表示總體就業機會減少了,如果百貨、通路、金融、服務等其他各個産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又無法增加,結構性的失業以及其他受扶養人口數量的增加則屬必然的問題,既然職業分配和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無可避免,國家的經濟政策在提撥補助於社會福利的比重,也應該相對要增加才是。
現在勞動力結構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做「非典型就業」,說穿了這其實就是結構性失業的趨勢產物,只是政府不願去面對的自我安慰代名詞,而勞動就業的問題也非搞「一例一休」轉移社會焦點就可以呼攏解決的。如果政府能將社會福利與扶持弱勢之責任,當作一項政策性的「產業」來經營,將就業趨勢導入「社福經濟」,如此就連因為結構性失業的勞動力也都可成為社會互助產業之中的角色,將社福工作變成一個可以有産值的經濟、而不是等待救濟,讓每一個人的勞動力都能發揮功能,不僅自助、也可以助人,那麼因資本與科技所造就出的「M型化」社會,也可以藉由「產業型態」的行動效率,轉變成為一個社會分工的良好互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