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代理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今年可能發生「二度入梅」現象。氣象局預報員陳伊秀解釋,5月、6月都是梅雨季範圍,這段期間鋒面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可能會南北擺盪,造成「二度入梅」的感受,而以氣候平均值而言,台灣出梅時間多在6月中。
陳伊秀表示,5月、6月天氣型態多變,鋒面會在台灣上空擺盪,通常先由緯度較低的南部擺盪到北部,又再回到南部。先前預期模式顯示,副熱帶高壓較強,研判鋒面不會再往南走,將慢慢進入夏季天氣型態,不過有時候副熱帶高壓變弱,導致鋒面往南,形成「二度入梅」的現象。
5月、6月都是梅雨季範圍,這段期間鋒面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可能會南北擺盪,造成「二度入梅」的感受。圖/聯合報資料照
![今年梅雨季第一道鋒面預計今晚報到。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Q4ODEyMG5ld3M,/5165eb76d652c078_928x618.jpg/qs/w=600&h=600&r=21995)
陳伊秀指出,一般梅雨季節範圍會抓比較廣,5月、6月這段時間,鋒面本來就常來來去去,真正要判斷「出梅」與否,通常都要事後認定,根據氣候平均值,出梅時間多半落在6月中左右。「二度入梅」說法較少見,主要是將梅雨季天氣區分得比較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