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國內目前電力供應相當吃緊,是否會出現缺電情形,取決於二項關鍵,一是供電是否穩定,二是空汙是否嚴重,核二廠二號機再運轉的時間,將視這二項指標評估。
台電上周評估核二廠二號機重啟時表示,時間點應會落在三月底、四月初,但沈榮津的說法保守許多。
核二廠大修作業資料照。(圖/台灣電力公司)
沈榮津說,今年用電需求因景氣成長及氣溫升高會持續增加,加上發電端須配合環保降載與減煤,使得供電情勢較嚴峻,若核二廠二號機可以再運轉,增加百分之三的備轉容量率,確實有助維持供電穩定。
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日前說明,為讓二○二五年備用容量率維持百分之十五以上的供電標準,深澳電廠將扮演關鍵角色,而深澳電廠採用「超超臨界」技術,可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則表示,超超臨界機組建造的成本較高,但不會因此提高每度燃煤發電的成本,對電價成本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沈榮津也再度提出對電價調整的三原則,分別是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節約能源,並重申經濟部會持續執行「照顧民生基本用電不調漲」政策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