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推動「看不見的良心工程」汙水下水道建設,內埔鄉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工程,包括汙水主次幹管及平均日汙水處理量2500噸水資源回收中心已屆竣工,配合家戶管路開始接管時程,預計今年7月正式運轉,縣府未來持續規畫長治、麟洛與萬丹等鄉鎮都市計畫區,爭取經費推動汙水下水道系統,讓民眾擁有乾淨、優質的生活居住環境。
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推動汙水下水道是經費龐大、工期漫長的工程,雖然汙水下水道工程主體在地底下,民眾無法立即感受其效益,但卻是改善水環境最重要的一環,透過截斷汙染源,將家戶每日產生的民生汙水引流至水資源回收中心,經處理符合環保法規標準後再排入自然水體,有效改善居家生活衛生。尤其使用國內外先進工法減少影響範圍,讓汙水下水道建設如期如質完成,讓整個城市向上提升。
內埔汙水管線三標推進施工。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內埔汙水管線三標推進施工。圖/屏東縣政府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Q3ODI0Nm5ld3M,/b0a5eab7aebbc67d_1000x750.jpg/qs/w=600&h=600&r=21995)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表示,縣內正興辦中屏東市、恆春、內埔、東港及潮州都市計畫區內汙水下水道工程,均納入行政院104到109年汙水下水道第五期建設計畫中。其中內埔汙水下水道系統工程,總建設經費16.67億餘元,計畫施設汙水主次幹管及分支管線長度2萬7291公尺,目前已完成2萬574公尺,完成率約90%,用戶接管戶數約4733戶也在今年3月下旬開工,預計年中第一期用戶接管將開始接管。
座落在內埔鄉美和村,占地約1.6公頃水資源回收中心,規畫全期設計汙水處理量為每日5000噸,最大量達每日6500噸,水資中心建設分二期,第一期工程總工程費約2.7億元(含3年試運轉),目前施工進度99%,配合用戶接管工程已陸續發包辦理施工,用戶接管第一期最快今年中開始接管,水資中心預計7月正式運轉。未來當進流汙水量達第一期設計汙水量的80%(約2000噸),且後續可能達2500噸以上時,進行水資源中心第二期工程的擴建。
潘孟安強調,縣內除5處正進行中的汙水下水道工程,高樹鄉汙水下水道工程計畫也已獲內政部營建署核定6億多元經費推動。縣府已擴大屏東市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範圍,將都市計畫區內新興開發社區如瑞光、崇蘭等及原已納入計畫中之海豐等地區納入規畫及推動。未來更爭取把長治、麟洛與萬丹等鄉鎮都市計畫區納入行政院汙水下水道第六期建設計畫中,一步步完成縣內的汙水下水道系統,全面提升屏東水環境。